蔬菜冷棚成了鄉親們的致富棚。 本報記者 劉英文攝
貧瘠沙地上,京蒙幫扶資金援建的設施大棚種出了“致富菜”。大棚怎么建?農戶咋增收?銷路愁不愁?您且跟隨記者的腳步,去赤峰市翁牛特旗看一看。
自翁牛特旗政府出發,一路沿少朗河西行50公里,抵達廣德公鎮官井子村。山腳下的牌子寫有“京蒙協作扶貧產業園-通州區援建”字樣,抬頭仰望,數不清的乳白色蔬菜冷棚,幾乎覆蓋了半邊山坡。
小雨淅瀝,山陡路滑,棄車步行上山。“你們是北京來的記者吧?”一座大棚門口,54歲的農戶吳漢青迎了上來,熱情招呼記者進棚避雨。
滿室翠綠,空氣里還帶點兒清冽的辣味。“嚯,您這辣椒種得夠密,下腳都難!”記者在田埂間閃轉騰挪,小心翼翼才沒踩到辣椒苗。吳漢青卻靈活地穿行其間,一邊澆水一邊聊天:“這是我家的致富菜,當然要多種幾棵啊!”
兩年前,吳漢青還是個羊倌,一年到頭只有萬把塊收入。這樣的低收入人口,在翁牛特旗一度超過3萬人。
翁牛特旗的地形可以用“五沙四山一分田”來概括。就拿廣德公鎮來說,屬于典型的高寒漫甸區,年均氣溫只有5.8℃,多風少雨。自然條件并不優越,讓全鎮14個村個個都不富裕。
2018年起,京蒙幫扶資金陸續投入467萬元,在廣德公鎮建起了兩個聯村產業園,共有203個蔬菜冷棚和5個日光溫室暖棚,可年產蔬菜1000余噸。水電齊全的大棚對外出租給企業或農戶,租金用于壯大集體經濟。
花這么多錢建大棚,蔬菜產業究竟能不能搞起來?會不會又是一陣風?不少人心存疑慮。北京扶貧干部、翁牛特旗委常委曾凡博卻挺有信心,建大棚、上設施,絕不是跟風拍腦門,而是經過了扎實深入的調研。“傳統上認為,多風少雨、氣溫低寒是農業生產的劣勢。可換個角度看,這種條件非常適宜種植辣椒、豆角、娃娃菜等冷涼蔬菜。”曾凡博說,建起設施農業大棚之后,能進一步提高該地區的種植業抗災能力,延長作物生長時間,提高品質,并與山東、河北等地的蔬菜錯峰上市。測算顯示,一個占地約1畝的冷棚年產量四五噸,帶來的收益與從前的100畝旱地產值相當。
這條路,可行!
為了形成規模效應,同時降低菜價波動風險,相鄰村莊開始抱團種菜。203個扶貧大棚歸14個村共同所有,除了共享收益之外,還實現了購買農資、技術服務、入市銷售、打造品牌、農業保險的五個統一。
細雨初歇,山坡上騰起霧氣,廣德公鎮黨委書記王永利為記者細細算起了扶貧賬。通州區援建的兩個產業園,共從929位農戶手中流轉了840畝土地,流轉金一年16.8萬元。大棚出租后,每年收回租金37.36萬元,用于設置建檔立卡貧困戶公益崗位,帶動94戶貧困戶脫貧。更重要的是,400多位農民在產業園就業,年人均收入在1.4萬元以上。“一座大棚,能開辟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棚租設公益崗三種增收途徑。”王永利說。
項目是好項目,可不少農戶有點發憷。就拿吳漢青來說,養了一輩子羊,突然在50來歲要轉行種菜,心里沒底。“咱們走訂單式種植,種苗由合作社提供,收獲后也給您包銷。栽苗技術、田間管理,我手把手教您,包教包會!”村主任、包戶干部肖云飛三次入戶,最終打消了老吳的重重顧慮。和妻子、兒子商量后,吳漢青決定咬牙一試。他不但把家里的兩畝地流轉給了產業園,還自己租下一個大棚搞辣椒種植,政府補貼后,自己每年只用掏1240元租金。
打那以后,這一棚碧綠的辣椒秧苗就成了老吳心心念念的寶貝。肖云飛也給力,差不多每天都要來老吳的棚里轉上一圈,打杈、掐藤、采摘,事無巨細地把種植技術和盤托出。白天黑夜盡心伺候,換來了豐收的喜悅,每年兩茬共4000斤辣椒,銷售到北京、河北等地。
經通州區發改委牽線,北京雙創中心通州區分中心還與翁牛特旗當地企業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將產品引進到果多美連鎖超市和八里橋農貿市場,積極拓展消費扶貧渠道。
大棚種出致富菜。如今,吳漢青打理完自家的辣椒大棚,還在村里的護林員公益崗上班,每年收入加起來有4萬多元。“‘扶貧大棚’成了遠近知名的品牌,棚里的菜果不預訂都買不到。”吳漢青說,兒子馬上也要大學畢業了,家里又將多一份收入,眼瞅著日子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