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作匯報會現場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政策措施到位,組織管理有力;主導特色產業明確,發展態勢良好,輻射帶動作用強;產學研結合緊密,科技引領和帶動作用明顯,積極探索科技與金融的融合模式;注重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循環農業運行發展好。”8月24日,在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作匯報會上,科技部評估中心專家組經現場考察和綜合評估后給出評價。
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什么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
該園區于2015年2月獲科技部批復準予建設,2018年以全國綜合排名第二的成績通過科技部復核驗收,2019年被科技部農村中心納入“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布局全國首個試點園區。
據悉,2018年園區通過復核驗收以來,始終以科技為引領、以產業為基礎,竭力擔當建設“農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驗區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使命,著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產業高地,助推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綜合評估組現場考察
基礎提檔、管理提級 30公里景觀大道串起最美山水
從成渝高速銀山站下高速,便來到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駕車通過血橙大門,一條紅黑相間的道路在丘陵間向前延伸。一路上既有滿目蒼翠的山丘,也有碧波蕩漾的水面,整潔的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人們三三兩兩在道路上悠閑地行走,一幅清新雅致的鄉村畫卷在眼前展開。
不少人將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生產道路形象地稱呼為“觀景大道”。
最美農旅環線——園區道路
作為全市首個采取PPP模式實施的農村道路基礎設施項目,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生產道路項目估算總投資約1.61億元,總里程約30公里,項目分兩期實施。建成的這條“金腰帶”有效將零散的資源整合起來。
近年來,園區通過財政獎補、業主投入、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等方式,整合各方面力量參與園區建設,園區內道路、辦公、科研、生產等基礎設施齊備完善。近2年,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9.11億元,完成河道清淤1.52萬立方米、道路綠化8公里,平整土地1.45萬畝,建成橋梁4座、灌排系統6套、設施農業3452.5畝、標準化養殖基地近4萬平方米,建成以“內江黑豬、資中血橙、資中鯰魚、精品蔬菜”為主題的園區旅游觀光大門4個。
園區的快速建設離不開管理體系的健全高效。內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園區成立了黨工委和管委會,由核心區所在地縣委書記兼任黨工委書記、縣長兼任管委會主任,為高效推動園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此外,市縣出臺《支持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融合發展四川內江會議“20件事"責任分工方案》《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人才特區”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關于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等文件30余份,明確企業培育、金融支持、人才激勵等7大類100余項具體措施。
資中縣鴻吉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強化投入、服務轉化 與40余所“大院大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
“每立方米蝦產量可以達到10-16斤。”8月24日,資中縣鴻吉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挺介紹說。
據悉,如此高產來自于企業采用的零換水生物絮凝養殖技術。此項技術的優點在于高密度、封閉式、內循環、零排放、零污染、工廠化養殖南美白對蝦,節約水資源、減少能耗,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目前,公司是四川首例、國內第3家轉化上海海洋大學科技成果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專業性公司。
這只是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突出科技支撐作用的一個縮影。
據資中縣委書記、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黨工委書記曾廷富介紹,2018-2019年,園區科研總投入達1.16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長率達31.5%。
近年來,園區創新轉化成效顯著。建成科研平臺19個,承擔科技項目94項,轉化成果39項,推廣新品種46項、新技術41項、先進實用技術335項,獲科技進步獎6項,授權專利94項。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浙江大學等40余所“大院大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簽訂協議29項,累計實現技術交易額2600余萬元。
此外,園區選派科技特派員346名,累計提供技術培訓、推廣示范、田間問診等服務2萬余人次。投資1.2億元規劃建設全省首個農業科技孵化器,推動科技創新與基地示范無縫銜接。
資中血橙標準種植基地
聚焦主業、融合發展 全國最大血橙種植基地高位求進
8月11日,資中血橙種植管理培訓會在資中縣資中血橙川渝合作專家大院和萬畝血橙示范片基地舉行。中國農科院柑研所洪棋斌研究員帶領3位專家不顧天氣炎熱,上午在果園里現場把脈,給大家講解血橙怎樣修剪,下午又進行綠色防控等技術培訓。
在洪棋斌看來,資中縣這樣做頗有遠見:“血橙這個品種從全國來看,都是非常獨特的,是唯一含花青素的柑橘品種。資中的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是一個不怕競爭、值得做優做強的特色品種。”
依托中國柑研所、四川農業大學、四川農科院“產學研用”示范基地,核心區建成連片標準化示范基地1.6萬畝,帶動資中縣內種植27萬畝、年產40萬噸,種植面積與產量約占全省的80%、全國的60%,園區已成為中國血橙的種業高地、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資中血橙還構建了“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村集體經濟”等共享模式,吸納園內80%以上農戶進入產業鏈,核心區累計創造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就業10000余人,并輻射帶動重慶萬州和四川自貢、眉山、資陽等地發展血橙種植近15萬畝。
資中血橙是園區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
此外,園區還重點發展“內江黑豬、威遠無花果、特色水產”等主導產業。
園區按照“四場三園一小鎮”布局,完善“內江黑豬”全產業鏈。建成內江黑豬祖代場1個、擴繁場4個、養殖單元200個,有力助推了生豬恢復生產和四川生豬保供基地建設;中科奧格投資1.5億元建設的醫用基因編輯小型豬產學研繁育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引領推動“內江黑豬”由傳統養殖向生物科技轉型升級。
在特種水產上,由長江流域27名水產專家擔綱技術攻關,孵化水產企業12家,工廠化養魚養蝦、跑道養魚、玻璃鋼養魚、高位水池養魚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建成中國橙堡魚鄉創新融合發展示范園,有效解決了水產養殖尾水上山澆灌血橙提升品質技術難題,帶動全市特種水產產量、產值2019年躍居全省第一。
此外,園區主動把主導產業發展放到全國、全省去對標對表,通過標準化、規?;?、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特別是通過實施100萬頭“內江黑豬”開發利用產業化扶貧項目、資中血橙“雙3計劃、百億產業”和資中鯰魚“1112”百億產業振興計劃,形成了集研發、示范、推廣、運用于一體的產業鏈條。
曾廷富表示,在今后的園區建設中,將不斷強化創新鏈,支撐產業鏈,激活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分享利益鏈,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推動“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在園區彰顯活力、結出碩果,著力建好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樣板田,早日建成成渝地區鄉村振興先行區,努力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