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獲悉,同濟大學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蔬菜大棚建到了南極長城站,綠色蔬菜在冰天雪地的極地蓬勃生長。當日,胡淼醫生通過視頻帶著記者在漫天飛雪的南極走進大棚,感受綠意和生機。
溫暖的大棚里,寬大的菜葉從主莖散發開去,向四周愜意地舒展著,散發著生命的灼灼光華。綠油油的菜葉,大片大片地塞滿了菜架,或深綠、或淺綠、或綠中帶黃,迎著光的地方被紫色光暈籠罩著。胡淼告訴記者,那是今年新裝的紫燈發出的光。
菜架下一層,映襯著翠綠的葉,金黃的黃瓜花兒格外俏麗繽紛、生機盎然。胡淼指著旁邊空出來的一塊說,這里的菜已被采摘。“黃瓜已經種過兩茬了,墨綠油亮,吃起來爽脆中帶著清甜。”這位醫生自豪地說,“現在,十來個在長城站越冬的隊員隔天就能吃上黃瓜。”他透露,如今,大棚蔬菜已是第5茬了。
南極環境嚴苛,幾乎看不到綠色,可人卻離不開蔬菜。胡淼說,去年底今年初那段時間,站里的隊員們不時出現消化道、呼吸道問題,有的是因為環境和工作壓力,有的就是因為缺少蔬菜。“在南極,綠葉蔬菜只能靠自己種植。”因此南極種菜成為醫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醫生表示,那是補充維生素,關乎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大事。
大棚研發者之一、束昱教授介紹,因為極地太陽光照非常有限,大棚采用“人工照明系統”來滿足植物生長及光合作用的需要;以“營養土+營養液”自動供給方式滿足植物生長營養需要;“人工補暖”提供暖氣,滿足植物生長溫度的需要。
據介紹,今年,極地中心改造了大棚:換托板、走電線,然后排燈管、捋藤蔓、排菜畦,他們還把扶梯的顏色刷成了國旗紅。胡醫生說,熱眼的顏色,讓人一看就精神抖擻。如今,外貌透明且骨感的玻璃大棚成為長城站的一道明麗的風景。
“夏天,天氣晴好時,棚里的溫度一會兒就升到40℃以上,與外面0℃以下形成強烈反差。現在是冬季,白天只有8小時,太陽象征性在地球沿上旋個小弧,就下去了。”胡淼介紹,棚里的無土栽培、電腦控制,LED植物生長燈等技術措施能根據蔬菜生長情況自動調節照明時長,自動灌溉系統每隔一小時向水槽內注入營養液;當房間濕度低于70%時,加濕系統將向房間內噴灑水霧。這位醫生感嘆蔬菜能在南極長大,得益于高科技的支撐。
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國科考事業如今已經走過30多個年頭,南極駐站醫生派駐也已有多年。同濟大學東方醫院極地醫學中心主任劉中民告訴記者,東方醫院自2015年承擔國家極地考察醫療保健任務以來,先后多次派醫務人員為南極、北極的科考提供醫療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