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前不久,袁隆平剛剛度過90歲生日。在這場直播中,這位新晉“90后”深情呼吁更多“90后”年輕人投身農業。袁隆平說,“現代農業不是過去的農業,現代農業是個高科技的農業,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青年農民是國家的希望,現代農業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識青年”。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國之根本,民之命脈。然而今天的年輕人,雖然不乏有抱負感、科技感的“新農人”,但是真正愿意把農業當成“飯碗”的比例并不高。因此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袁隆平說過這樣一番話: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中國幾十年來在農業科技上沒有重大突破,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去搞農業生產了,中國的農民都是“婦老”農民。袁老焦慮之心,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8月,習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時指出,“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今年5月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時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手中有糧”,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它至少包含了兩個方面:厲行節約,制止糧食浪費;重視農業,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而農業生產,只有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徹底轉型,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也才能有糧食增長的可持續性。
盡管互聯網時代的中國農業生產,已經具有現代科技元素,比如,拼多多等新出現的電商已經成為了農產品上行的第一平臺,但是農業的生產方式本身與現代物流、現代銷售等相比,科技含量依然倒掛,與年輕人把農村當成“廣闊天地”、把農業當成“飯碗”的愿望還不匹配。
放眼國內,這些年,隨著高科技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以人力為主的農業勞動場景不斷得到改觀。尤其是,一批地方、企業開始運用先進技術探索出本土化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現代化轉型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一些年輕人也放棄了城市里的生活,回到老家成為新農人。
參加直播的陜西平利縣“多多農園”帶頭人王秀梅,正是回鄉從事農業的典型。多多農園,是拼多多在云南保山發起的一種扶貧模式,通過“電商+合作社”的模式,將貧困農戶聯結起來,在拿到拼多多捐助的52萬元啟動資金后,31歲的王秀梅和51戶貧困戶聯合成立了多多農園合作社,通過直播帶貨,將農民們的產品在拼多多賣到了養生茶類目好評榜的第一位。據媒體報道,山東濟寧的周晴晴也是一名90后年輕人。她原本是一名工作在北京的城市“白領”,但為了實現父親的蘑菇夢,她回到老家當起了“菌二代”。
像王秀梅、周晴晴這樣的年輕創業者不在少數,她們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為農村脫離致富闖出了一條新路。在@央視新聞的直播中,王秀梅就說,大學畢業后正是受袁隆平影響回鄉創業,利用電商幫助當地老鄉賣茶脫貧。而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就帶動了近9萬名新農人返鄉。
毫無疑問,現代農業召喚更多的年輕人熱情投入、投身,需要有情懷與使命的驅動,同樣需要引導年輕人將科技屬性的優勢、科技研究的方向,吸引到現代農業中來。需要更多的地方政府、電商平臺,乃至更多的社會機構挺身站出來,為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搭建更加廣闊的現代化舞臺,為年輕人投身農業構建理想與現實的平臺,共同撬動并激發中國農業產業、農業市場從傳統邁向全面現代化的活力。
互聯網基本完成了中國農業消費的平臺構建,如果新科技能夠全面賦能中國的新農業,那么等于是賦能了中國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愿意成為新型農民,并且能夠在這片廣闊天地里大有作為,大有收獲。(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劉雪松)
(注:本網評論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