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棚里茁壯的秧苗綻放出活力與希望。
大棚內桃花競相綻放。
地產葡萄預計5月即可上市。
滿棚的蘑菇長勢喜人,農戶正在采收新鮮的蘑菇,將發往各地。
自動噴淋機高效運轉,科學精準澆灌新育出的幼苗。
月季花農在除草,鮮花大批上市在望。
草莓種植基地的大棚里溢滿香甜氣息,農民笑開顏。
驚蟄過后,沈城大地漸漸蘇醒,無邊春意在蒼茫大地深處暗自萌動。
伴著3月春風,記者走進涉農鄉鎮(街道),探訪設施農業的“季節時序”。
遼中區朱家房鎮,沈陽欣禾生態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內,滿眼嫩綠柔香。茄子、辣椒、黃瓜等三千萬株秧苗等待著奔赴全國各地。
于洪區前辛臺村設施大棚內,立體栽種的草莓墻上、地上四處掛滿了小燈籠。駐村第一書記楊月笑得比“燈籠”還喜氣:“我們草莓基地一共60個大棚,占地400畝,年收益可達到500萬元。”
無須蟄伏貓冬的“設施大棚”內,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春種秋收”的多幕劇。
設施農業超23萬畝
優勢產業集聚區基本形成
為加快推進設施農業發展,沈陽市調整和完善設施農業扶持政策,將省、市資金疊加,提高補助標準,擴大補助范圍,極大調動了發展設施農業積極性。
2020年,全市新建、改造設施農業面積2.41萬畝,設施農業總面積23.08萬畝。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優勢產業區加快集聚,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新民大民屯、遼中養士堡蔬菜;蘇家屯永樂、法庫丁家房葡萄;新民大喇嘛、蘇家屯楊城寨草莓;遼中六間房、沈北尹家花卉;新民梁山西瓜;于洪紅旗臺蛹蟲草等多個各具特色的設施農業集聚區。
60余種生產作物
全國漫游“冬銷北、夏銷南”
目前,沈陽設施生產的作物60余種,其中約40種能滿足周年生產條件。
除了常規的西紅柿、黃瓜、蕓豆、葉菜等蔬菜品種外,還包括西甜瓜、食用菌、葡萄、草莓、花卉等特色品種。主要集中在新民、遼中、蘇家屯、鐵西等地,是省內最大的蔬菜和西瓜種植基地。夏秋季地產蔬菜占市場總量的三分之二,冬春季占三分之一以上。除了滿足本地需求外,還遠銷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等地,形成了“冬銷北、夏銷南”的市場格局,成為既可滿足本地菜籃子供應,又能調劑南北蔬菜市場的優質生產。
8大農產品入圍“國家隊”
設施品牌效應增強
隨著設施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培育了一批以區域特色為主的地區品牌,如新民梁山鎮“關東小梁山”西瓜、遼中六間房鎮“遼蒲”鮮切花、蘇家屯永樂街道“香野”白雞心葡萄等,憑借優越的地域特點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已形成地區規模,從業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當地農民純收入的60%以上,實現了品牌向效益的轉化。
目前,沈陽市綠色標識農產品中60%以上是以設施生產為主的果蔬產品,遼中玫瑰、小梁山西瓜、永樂葡萄、柳河溝香瓜等8種設施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