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夯實,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始終把解決好十四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貫徹“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突出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統籌重要副食品生產供應,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
糧食產能站穩新臺階。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保持在15.46億畝以上。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全面完成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建成了一批糧食生產核心基地。切實落實國省兩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守好應對新冠疫情、旱澇災害等突發風險的底線。深入推進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行動,集成推廣良種、良田、良技、良法配套。不斷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東北四省實施玉米、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持續加大糧食產量大縣獎勵規模,調動農民務農種糧和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建立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共同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機制。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949萬噸,連續6年穩定在65000萬噸以上;糧食單產達到382.3千克/畝,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人均占有量穩定在470千克以上,遠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千克安全線。
生豬產業加快轉型。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供兩手抓,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統籌做好疫情監測排查、確診報告、應急處置以及產地檢疫、調運監管、屠宰管理和無害化處理等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分區防控,加快建立現代化的養殖體系、防疫體系、治污體系、流通體系。國辦印發《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實施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強化生豬生產用地、環評、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落實落地,擴大生豬養殖場貸款貼息范圍,支持大型企業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2019年,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3%,年屠宰生豬2萬頭以上的規模屠宰企業達到2028家,占屠宰企業屠宰總量的89.7%。
其他“菜籃子”產品實現穩定供應。積極發展設施蔬菜,推動設施裝備升級、技術集成創新和優良品種推廣,優化區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應。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建設一批果菜茶良種繁育基地,推進果菜茶優勢產區老果茶園改造,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2019年,蔬菜、水果、禽蛋、水產品產量分別為72102.6萬噸、27400.8萬噸、3309.0萬噸、6480.4萬噸,比2015年分別增長8.5%、11.7%、8.6%、4.3%,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打贏新冠疫情保供戰。及時建立應急保障工作機制,統籌抓好生產發展、產銷銜接、流通運輸、市場調控、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流通企業、電商平臺作用,推進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和銷售終端互聯互通,確保“菜籃子”產品供得上、不脫銷、不斷檔,保障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增強了應對新冠疫情風險挑戰的底氣。第一時間建立湖北省農產品生產和市場運行情況調度機制,疫情期間組織調運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直供湖北,為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抗疫阻擊戰取得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新冠疫情期間的農業穩產保供工作,為做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應急保供探索了一條有效路徑。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業質量和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順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要求,處理好穩定糧食生產、優化農業結構與促進農民增收的關系,持續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和區域生產力布局,著力推動農業由數量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按照穩糧優經擴飼思路,穩定東北優勢區玉米生產,累計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玉米種植面積5000萬畝,增加大豆種植面積5000多萬畝。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區域進一步集中,在東北等主產區選擇部分典型縣,開展生豬種養結合循環發展試點,示范引導有序承接生豬產能轉移,降低南方水網密集區養殖密度。啟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多樣化優勢,出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分四批認定了308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667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加快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
草食畜牧業迅速發展。深入開展糧改飼補貼,大力發展全株玉米青貯和優質飼草料生產。鞏固提升北方草食畜牧業發展質量,在北方農牧交錯帶等地區推行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開展牧區畜牧良種推廣,實施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建設,優質牛羊肉產量穩定增長,2020年全國牛肉、羊肉產量分別為672萬噸和492萬噸,比2015年增長8.9%和11.8%,牛羊肉產量占豬牛羊禽肉總產量比重達到15.2%。大力實施奶業振興計劃,支持奶牛養殖大縣開展整縣種養結合試點,建設了一批優質奶源供應基地,奶牛規模養殖的比重達到64%。召開第四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引導從規模擴大轉向優質安全。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全覆蓋監測,規模養殖場生鮮乳質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國產乳品品牌逐步贏得消費者信任。
漁業加快轉型升級。大力優化養殖生產、空間布局,轉變養殖方式,積極發展水產健康養殖,開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建設活動,截至2019年年底,共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5468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49個,實現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重增加至65%的目標。合理調整捕撈業,優化捕撈空間布局,降低捕撈強度,2019年,全國水產品養殖產量5079.1萬噸,較2015年增長11%;捕撈產量1401.3萬噸,較2015年下降14.3%,養捕比例從2015年的74∶26提升到2019年的78∶22。漁業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全面轉型升級。
農業對外合作不斷深化。堅持雙向開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著力提升農業對外合作的層次和水平,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優化農業對外合作布局,農業領域“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進,同80余個共建國家簽署農漁業合作協議,農業投資合作項目近700個。建立農業走出去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認定20個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打造平臺,帶動國內企業抱團出海、集群式發展。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加強貿易政策協調,推進磋商談判,及時研究謀劃大豆、水產品等應對措施,積極拓寬進口渠道。2020年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達到2468.3億美元,同比增長8%,多元開放的農業對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三、農業創新體系加快構建,科技裝備水平整體躍升
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道路,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攻克農業核心關鍵技術,推進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強化實用性技術集成應用,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長足進步,加快農業發展由依賴資源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發展。
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持續建設50個主要農產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形成80多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南京、太谷、成都、廣州、武漢5個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農業硅谷”初具雛形。攻克了小麥赤霉病防控、牛奶品質與質量安全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率先在國際上揭示了植物免疫、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裝配等機制,N7N9禽流感疫苗、國內首個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并應用。基本形成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業科教單位、農民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為補充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示范推廣綏粳18水稻、百農207小麥等一大批重大品種,玉米籽粒低破碎機械化收獲、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術等一批關鍵技術以及多熟種植、“果—菜—茶”等生態種養等一批先進模式。2020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
現代種業“芯片”不斷創新突破。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千克。主要農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成效顯著,新品種保護申請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畜種主要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自主培育的京紅、京粉系列蛋雞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體系初步形成,長期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達到51萬份,國家級家畜基因庫收集保存國內外各類畜禽遺傳材料90萬份。正在建設的國家種質資源庫長期保存能力將達150萬份,居世界第一。建成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培育52個制種大縣和100個區域性基地,保證了全國70%以上的農作物用種需求,畜禽保種場、核心育種場能夠滿足全國3/4的畜禽養殖用種需求。以隆平高科、中化集團為代表的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家級“種業航母”初具規模。
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發展。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建成614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推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2019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突破70%,畜牧養殖和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34.2%和29.9%;2020年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農業機械化正在從主要作物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正由種植業加速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拓展。智能農用航空實驗全域大規模應用。
信息化助農彎道超車。中共中央辦公廳(以下簡稱中辦)、國務院辦公廳(以下簡稱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啟動實施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適合農業觀測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高分六號”成功發射并正式投入使用。遙感等信息技術在動植物疫病遠程診斷、輪作休耕監管、農機精準作業、無人機飛防等領域加快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便捷化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20年年底,12316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已覆蓋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務正在惠及更多農民。
四、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業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水平不斷提升
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和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內涵,加快發展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穩步發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作用持續發揮。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為重點,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圍繞土地、資金、勞動、技術、產品,引導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主體融合發展。截至2020年6月,全國縣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約9萬家,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21.8萬家,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填報數量超過100萬家,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正在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有生力量。
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漸成規模。聚焦薄弱環節和服務普通農戶,積極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著力培育構建立體多元、功能互補、復合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2019年,全國從事農業生產托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超過44萬個,托管面積超過15億畝次,覆蓋小農戶6000萬戶,實現了高效、便捷、全程的服務規模化;農村承包地流轉總面積達到5.55億畝,占全國農村承包耕地面積的35.9%,實現了集中連片種植和集約化經營,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高素質農民加快培育。啟動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和百萬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計劃,著力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初步建立教育培訓、發展扶持、引導激勵相銜接的培育機制,培育的針對性、規范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基本實現高素質農民培育由單一的技術培訓拓展向技能培育和經營管理并重轉變。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高素質農民規模超過1700萬,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達到35%,大批高素質農民活躍在農業生產經營一線,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骨干力量。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深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重點面向貧困地區,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累計培訓8萬余人,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帶頭人,輻射帶動各地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約2300萬人,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五、鄉村富民產業加快發展,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立足農業農村資源,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向優勢區布局。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提升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特色優勢產區、重點銷區及關鍵物流節點梯度轉移的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超過17萬座農產品初加工設施,馬鈴薯、水果、蔬菜產后損失率從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轉化率從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約23.5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迅速。農業多種功能不斷拓展,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養等產業與農業跨界融合。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創建了388個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認定了1216個“一村一景”的美麗休閑鄉村。開展中國美麗鄉村推介活動,累計推介970個功能完備、特色突出的美麗休閑鄉村和1000條精品旅游線路。2019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帶動12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成為拓展農業功能、提升鄉村價值的重要實現形式。
農村創新創業成為熱潮。國辦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支持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研人員和鄉村能人等返鄉下鄉創業。2020年,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達到1010萬人,在鄉創新創業人員3000多萬人。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連續舉辦5屆全國新農民新業態創業創新大會,農事體驗、電商直播等蓬勃興起,直播農業成為農村經濟新亮點,為農業供應鏈轉型和價值鏈提升提供了新動能。截至2019年年底,注冊在縣及縣域以下的農村電商數量超過800萬家,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7萬億元,農產品電商零售總額達到3975億元。
農村產業融合漸成趨勢。加快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型經濟圈、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型經濟圈、農業產業強鎮小型經濟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推動構建鄉村產業“圈”狀發展格局,形成國家、省、市(州)、縣四級聯動鄉村產業體系,實現“點線面”結合,功能有機銜接,區域性輻射帶動。累計創建特色優勢產業集群5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51個、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228個、農業產業強鎮811個,讓更多的就業機會留在鄉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給農民。
六、農業綠色發展扎實推進,鄉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加快推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著力構建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農業生產環境和干凈整潔、村美人和的農村生活環境。
農業資源利用強度明顯下降。強化耕地、水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合理降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強度。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穩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強化南方重金屬污染區耕地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平均等級達到4.76,較2014年提升0.35個等級。加快推進國家農業節水行動,推廣旱作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等技術,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不斷提高,全國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39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9。嚴格控制地下水資源利用,華北、東北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產地環境更加清潔。實施化肥減施增效、綠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機肥替代等重大行動,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全國農藥和化肥使用量連續四年負增長,2020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達到40.6%、40.2%,分別比2015年提高4個百分點、5個百分點。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支持585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三個環節提高利用水平,2019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提前一年實現規劃目標,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6%。深入推進以東北地區為重點的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6.7%。以西北地區為重點,建設了100個農膜回收示范縣,大力推進標準地膜應用、機械化撿拾、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農膜回收率達到80%,重點地區“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明顯增強,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2020年達到97.8%。大力推進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管理,全國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超過4.35萬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持續提升。
生態系統建設穩步推進。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農業生態系統養護與修復,實現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穩定、農業生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扎實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加快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工程,全面落實退牧還草、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2020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森林覆蓋率超過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加強濕地管理,開展退化濕地恢復和修復,全國濕地面積保持在8億畝。推動水生生態養護與修復,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內陸七大重點流域禁漁期制度實現全覆蓋,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實現全面禁捕,共抓長江大保護、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提前完成“十三五”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壓減任務,漁業資源得到休養生息,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力度顯著提升,近海養殖水域灘涂環境明顯好轉。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持續發力,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重點任務,組織實施村莊清潔行動,集中整治農村環境臟亂差。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建立健全農村廁所建設與管護機制,集成推廣一批適宜不同區域的農村改廁模式,著力抓好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統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與糞污處理,實行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建成農村污水治理設施50余萬套。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累計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450多萬個(輛)。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斷提升,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基本實現村莊干凈整潔。
七、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要素活力、發展動力進一步激發
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從農業農村發展深層次矛盾出發,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有效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確立農村承包地堅持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三權”分置制度安排,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的又一大創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明確長久不變的內涵和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基本原則,并按照中央要求,組織16個省20個縣的61個村(組)開展延包先行試點。積極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國2838個縣市區、3.4萬個鄉鎮、55萬多個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此項工作,15億畝承包地確權到承包農戶,為近2億農戶頒發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頒證率超過96%,保證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真正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實現形式。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明晰農村集體產權,引導農民發展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農村集體資產股份相關權益。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基本完成,清查核實集體土地資源65.5億畝、賬面資產6.5萬億元,實現了“底清賬明”。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進,確認集體成員6億多人,43.8萬個村完成改革,其中41.3萬個村領到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2019年全國村集體收益超過5萬元以上的村占到48.2%,集體成員累計分紅超過3800億元。
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斷完善。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從單一依靠財政逐步轉向立體的政策性供給,逐步建立起覆蓋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儲存與消費,農產品貿易全過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先后實施大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建立“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制度。基本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全面推開種糧直補、農作物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三補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農業保險實現擴面增品提質,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試點,“十三五”期間,累計為農業產業提供風險保障12.2萬億元,服務農戶8.02億戶次。多層次農業風險保障機制基本構建。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基本健全,2020年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在保項目69萬個,在保金額2060億元,政策放能放大了3.21倍。
農村領域其他改革穩步推進。全國34個墾區公檢法和基礎教育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社區改革分別完成93.4%和97.4%,土地實際確權發證面積4.13億畝,發證率96.2%。16個省級農墾集團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18個國有農場歸屬市縣管理的墾區組建300余家區域集團和專業化產業公司。光明食品、首農食品、北大荒集團營業收入已超千億,與天津、廣東等農墾集團一起已成為城市主副食品供給骨干力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等協同推進。制修訂25部農業農村領域法律法規和25部部門規章,95%的市、90%的縣完成農業綜合執法改革。
八、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持續提高,農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始終把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構建機會平等、服務均等、成果普惠的農業農村發展新體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努力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通道逐步拓寬,超過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化率突破60%。堅持城鄉基礎設施一體規劃,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99.61%的行政村通硬化路,農民安全飲水基本保障,行政村通光纖、通4G比例均超過98%。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加快建立,城鄉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初步建立,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基本消除,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制度逐步建立。
區域農業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有序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大力推動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戰略要求,推動地區間比較優勢發揮和分工協作格局加快形成。東部地區發揮排頭兵的示范帶動作用,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東北和中部地區發揮水土資源匹配較好的優勢,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大糧倉”地位進一步鞏固;西部地區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加快農牧業轉型升級,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積極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推進各區域內產業協同、市場協同、科技協同、生態協同、城鄉協同,逐步形成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利益相連的發展形態,重點區域現代農業發展定位目標日漸清晰。
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取得明顯進展。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農業農村部聯合九部門印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推動832個貧困縣完成了扶貧產業規劃編制,累計實施扶貧產業項目超過100萬個、建成扶貧產業基地超過10萬個,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扶貧主導產業,貧困地區造血功能顯著提升。一大批帶貧龍頭企業在貧困地區成長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農產品產銷機制不斷健全,扶貧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產業扶貧帶貧效果全面顯現,9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2/3以上的貧困戶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產業扶貧已成為覆蓋面最廣、帶動人口最多、可持續性最強的扶貧舉措。據專家測算,產業發展對貧困戶增收貢獻率達到57%。
農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始終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國家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推動下,不斷穩定基本盤、拓寬增收面、提升增收點,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獲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值收益,激發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活力,分享農村改革紅利,農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長態勢明顯。“十三五”期間,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131元,年均實際增長6%,提前一年實現翻番目標。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穩步下降至2.56。同期,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9223元提高到13713元,年均實際增長8.3%,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回顧“十三五”,是農業現代化理念愈加先進、路徑愈加清晰、模式愈加豐富的五年,是農業轉型升級快、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的五年,是農民得到實惠多、公平發展 機會和權利得到更好保障的五年。成就振奮人心,經驗更是彌足珍貴。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推動“三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辦好農村的事,關鍵在黨。“十三五”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強調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健全黨管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制度體系,建立“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創新性地提出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任務,為農業農村發展舉旗定向,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實踐證明,“十三五”農業農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在于始終堅持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實行正確的“三農”路線方針政策,為農業農村發展掌舵引航、指引方向。始終堅持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協同發展。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十三五”期間,農業現代化堅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農業生產發展、經營方式優化和產業體系構建的第一動力,把“協調”作為優化結構、提升質量、補齊短板的內生途徑,把“綠色”作為實現農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發展的普遍形態,把“開放”作為拓展農業發展空間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為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的根本目的,推動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實踐證明,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戰略思想,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農業農村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變化中,始終保持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不斷行穩致遠。始終堅持深化改革,不斷激發資源、要素、市場活力。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十三五”以來,我們始終把改革作為“三農”發展的根本動力,按照“擴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奮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農業生產資源要素不斷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持續激發,帶來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變化。實踐證明,只有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深化改革,正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農民和集體的關系、農民和市民的關系,才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始終堅持尊重農民主體地位,一并推進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農民物質權益和民主權利,是“三農”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三五”以來,我們把發展鄉村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的重大工程,把脫貧攻堅作為農民全面奔小康的關鍵性舉措,始終堅持發展為了農民、發展依靠農民、發展成果由農民共享。實踐證明,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發億萬農民重農務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有效保證農業生產穩定、農村社會和諧有序。始終堅持匯聚合力,引導形成政府、市場、農民多元參與格局。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十三五”以來,我們積極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產業園、產業強鎮等建設,廣泛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方式,進一步明確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地位,強化頂層設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構建了政府、市場、農民共同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格局。實踐證明,只有引入多方資源,匯聚多方合力,讓各類主體各 展所長、各得其利,才能統一目標、統一方向,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總結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農業農村發展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短板,是國家現代化最突出的短腿,農業發展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展望“十四五”,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大國戰略博弈成為常態,國內經濟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階段,農業農村發展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危與機同生共存,機遇寓于挑戰、挑戰蘊藏機遇。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瞄準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大目標,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夯實現代農業基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譜寫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的華彩樂章!
來源: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