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之龍教授主持專題報告
首先,沈陽農業大學李天來院士作了題為“中國設施園藝智慧化發展的思考”的報告。李院士從設施園藝發展現狀開始講述,我國是設施園藝產業大國,生產規模及設施蔬菜、果樹、花卉產業產值大,提供就業崗位和脫貧攻堅貢獻大,但我國不是設施園藝產業強國,標準化程度低,總體檔次不高。針對這些問題李院士提出了要走“低耗能,低成本,生態安全,高產優質高效”的中國特色設施園藝智能化發展之路的觀點。針對設施園藝智能化的未來方向,李院士就設施類型、產品、特種區域運用、業態融合這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李天來院士作報告
在設施園藝智能化發展的步驟方面,他特別強調道:“設施園藝必須實現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后才能夠實現智能化。”最后,對于現階段設施園藝智能化的任務,他總結道:“要盡快完成設施園藝的提檔升級,推進中國特色設施園藝現代化技術創新,采后處理現代化技術創新,積極探索設施園藝智能化技術創新。”
隨后,通過展示一系列實驗數據、曲線圖、溫室模型動畫、模擬分布圖、施工現場實景圖片、實踐視頻等,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郭文忠生動形象地向與會人員講述了設施園藝智慧生產管理系統構建與實踐的過程。據郭文忠介紹,其團隊創制了下沉式大斜面外保溫連棟溫室,它與文洛型溫室相比節能率為50%左右,土地利用率為普通日光溫室的3-5倍。他們還研發安裝了玻璃溫室外保溫系統,創建了正壓過濾消毒調溫的環境綜合智能控制系統,創建了不同溫室間能量轉移系統等。郭文忠也有通過視頻展示其團隊自主研發和二次開發相結合研發的一批設施農業的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番茄授粉機器人、采摘機器人等工作的場景。
江蘇大學毛罕平教授重點介紹了其團隊設施園藝裝備智能化的技術與裝備研究進展,他認為目前設施園藝環境智能控制面臨著三個難點,分別是全面感知環境—作物信息、根據作物響應進行反饋控制,創制環境調控及配套裝備。于是圍繞著三個難點他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思路,包括技術創新實現作物信息數字化,與植物對話式調控和“3節約2提高”即節肥、節水、節藥,提高產量和勞動生產率。隨后他就每一個思路對應的具體的技術與裝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花卉是智慧農業最佳的應用場景之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王繼華研究員以云南為切入點,分享了構建國產化智慧花卉生產體系的花卉產業的基本情況,“對于花卉生產行業所面臨的用不起、用不上、用不好的問題,我們給出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即重點推動裝備的國產化,實現設備經濟性,例如推廣GEC的生產系統、自主開發了溫室的氣候控制系統、適用于低緯高原地區的溫室結構等;構建良種良法配套技術,例如進行以基因編輯為重點的品種創新;建立線上線下支撐平臺,提供服務便捷性。
關于果園智慧生產技術研究與實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吳文斌帶來了他的專題報告。他講述了果園三級信息挖掘技術體系“果園—果樹—果實”,包括果園地塊分類識別技術、果樹識別技術、果實識別樣本數據跨域自動標注技術、果實實時跟蹤及計數技術等。
植物工廠作為農業新興戰略產業,受到了許多專業人員的關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李紹華以中科三安為案例,詳細介紹了植物工廠產業化實踐的現狀,并提出了家庭式植物工廠的設想。
華中農業大學黃遠副教授則就華中農業大學蔬菜種苗生產技術研究進展進行了報告,華中農業大學潘志勇副教授重點闡述了所研究的智慧果園一體化管理系統,體現了交叉學科的研究方式。四維生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園藝工程師柯小娟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向與會人員分享了其企業關于草莓高產優質的集裝箱種植技術方案。
各學者、企業家分別作報告
據悉,“2021智慧農業產學研高端論壇”以“數字賦能,融合創新”為主題,匯集產學成果,進行多場深度專題報告,其中分會場智慧園藝專題報告匯集了眾多與園藝有關的前沿觀點和技術,在水果、蔬菜、花卉三個領域都有專家對所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引發與會者的思考。
活動期間與會人員還在學校三田基地等智慧農業創新示范展田觀摩了展示。
在勤耕生態智慧果園觀摩自動化水肥管理
在植物溫室參觀
楊曉向參觀人員介紹5G移動式智慧植物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