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
,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了《關于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方案(2021-2025年)的批復》,其中的方案提出,山東將進一步培育壯大一批包括棲霞蘋果在內的優勢特色產業,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在煙臺調查發現,部分鄉村的蘋果產業,新品種、新農技推廣不力,存在“老齡化”的情況。對此,煙臺市福山區高疃鎮肖家夼村嘗試借直播帶貨等模式發掘老品種蘋果的市場價值,為果農增收,搞活產業。也有受訪專家直言,產業搞活的根本在于增收,果農收入得以保障,新品種、新農技就都推廣開了。
從果樹到果農都“老”了
從業多年,肖家夼村蘋果種植戶、煙臺徐方文北方果蔬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方文漸漸發現,周邊果農全是老相識,而且越來越老,“年輕人有點本事的,都出去或去市里工作了,留下來種蘋果的都是些老人。”
除了果農,“變老”的還有果樹品種,“一些樹齡超過30年,都是老型品種的富士。”他說,老型品種因表光差、上色慢,在市場上不具競爭力。
根據徐方文提供的最新蘋果出庫價格,老型品種富士統貨(即不分級)收購價格僅為每斤2.5元,而新型品種的“一級果”r>(即橫截面直徑超過70毫米、外觀色澤飽滿的蘋果)收購價格超過每斤7元,“二級果”r>(即橫截面直徑超過65毫米、色澤亮麗無疤痕的蘋果)每斤4元。
“由于老型品種多,現在不少農戶一畝蘋果只能賣出萬元左右,但要種這一畝果,積肥大約要1500元,紙袋600元、農藥600元,重施肥也要1500元,再加上人工費用,每畝成本超過7000元,凈收入才兩三千元。”徐方文表示。
在農業專家、煙臺市芝罘區土農業農村局肥站站長劉環看來,徐方文的觀察并非個例:“不光在煙臺,近年來我國農村多多少少都出現了農民老齡化、產業空心化的情況,先進的農技、優良的品種也因此推廣不出去,農民繼續維持低效勞動。”
當然,煙臺蘋果產業規模化和現代化的典型也很多。“比如芝罘區的煙臺大山果業開發有限公司,就跟果農簽訂了種植合同、輸出種植技術和生產標準,一方面保證了果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種植。”劉環說。
▲在肖家夼村,一位果農正在打理果樹 杜楊/攝
老品種并非一無是處
如上所述,蘋果產業要發展、果農要增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換種新型品種。
但經過測算,徐方文發現,換種新型品種需要投入五六年的純投入。每畝果園加裝噴灌設施大約需要700余元,購買果樹苗木約需1000元,初期每年的管理成本也就是幾百元,“但蘋果樹長到第四年才開始零星掛果,第六年才進入豐產期。”
這樣造成的后果是:收入越低,越不敢投入換新;越不投入,收入越低。
而在徐方文看來,老型品種的富士并非一無是處:“相對于甘肅等新的蘋果產區,消費者更愿意買煙臺蘋果。現在中老年人是吃蘋果的‘主力軍’,他們追求老型品種的老風味,所以這種老風味理應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前兩年,高疃鎮引進了本地籍網紅“I Du”團隊對農產品進行直播預售;同時還引進專業電商能人,與合作社簽訂協議。這讓徐方文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在直播中,我可以著重推介老型品種的口感,同時也不避諱‘顏值’上的劣勢,讓顧客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相應的品種。”
經過實踐,他發現直播帶貨確實打開了一定的銷路。與此同時,高疃鎮肖家夼村黨委還主動出擊,聯系生鮮電商,一次就為村民銷售了萬余斤蘋果。
果農們敢投入了
徐方文發現,現在不少果園開始淘汰舊果樹,改種新品種。“哪怕只是噴灌一年只鋪一排、果樹一年只換一行,但好歹果農們也敢投入了。”
噴灌這種新農技還提升了勞動效率,“平時施肥、澆水,我們都可以先調配好,直接就能噴灌到樹;而以前需要一擔擔挑水澆灌。果農們都說,以前干到60多歲就沒力氣了,現在估計能干到七八十歲。”徐方文笑著說。
如是,上述“老齡化”給產業帶來的沖擊,正在被破解。
“必須要增收。”在談到破解的關鍵時,劉環表示,“農民增收了,無論是新農技還是新品種,都敢投入了。”
除了直播帶貨,劉環認為,增收的根本還在于規模化種植、合同化種植:“以煙臺大山果業為例,他們跟果農簽訂種植合同,每斤按6元價格收購合規格的蘋果,并根據市場價格波動略微調整。而果農之所以能享受到旱澇保收的收購價格,完全是因為下游有這么一個規模化的企業。”
劉環認為,要想推動農業優勢特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出一批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流轉、簽訂種植合同等方式,帶動規模化經營,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在肖家夼村,村里正籌劃整修公路。“目前村里部分生產路還沒有硬化,進出公路也比較顛簸,不利于蘋果運輸。為了讓村民增收,整修公路也是迫在眉睫。”村黨支部書記王宗景表示。
▲徐方文正在介紹噴灌技術 杜楊/攝
【專家觀點】科技+資本 產業成規模
山東的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有“后浪”了。在前述《批復》中,不僅有壽光蔬菜等13個優勢特色產業,還有文登西洋參等4個新一批產業正在培育中。山東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張清津認為,科技的進步讓農產品打破地域界限,而隨著資本的入局,新科技、新品種、新農技將加快應用,繼而帶動周邊地區最終形成全新的農業優勢特色產業。
《批復》提及了日照綠茶產業。中國北方原本沒有茶葉,日照綠茶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南方引種而來的。“科技的進步讓農產品打破了地域界限,地域不再是農產品的特色。”張清津表示,“近年來泰安新興的很多茶園培植的是‘女兒茶’,繼‘南茶北引’后進一步打破了山東沿海地區種茶的地域界限。”
他還提到櫻桃等水果,“這幾年大櫻桃成為蘋果之外煙臺的又一張‘名片’,但其實櫻桃并非山東的優勢種植作物;還有獼猴桃,原產自湖北宜昌,近年來博山一帶種植也已形成規模。”
優勢特色產業的“優勢”是什么?當科技逐漸取代地域成為農業的特色時,新一代的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又將如何培育?
張清津以威海引種的蘋果舉例,“近兩年威海一些工商資本,積極流轉果園土地,形成種植規模。然后從日本引種新型富士蘋果,替代老型品種,進行規模化種植。”新型品種蘋果更好吃,規模化種植保證了產品品質,再加上企業化運作對市場的把握更強,這些工商資本的投入很快就得到了回報。“一家掙錢了,周圍的老百姓也按捺不住了,開始學著種。很快,這一家企業就帶動了這一片區域的蘋果產業。”
張清津認為,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培育,除了應用新科技、新品種、新農技,還應當引導工商資本跟進,并扶持龍頭企業,“資本對科技的力量深有認知,推廣應用也最堅決。而在資本獲利之后,周邊跟風也會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