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走進平川區棗樹臺現代農業產業園,白色的蔬菜大棚錯落有致地排列在馬路兩邊,一眼望不到頭,反季節蔬菜種植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溫暖如春的大棚內,水靈靈的西紅柿、紫中帶亮的茄子、綠油油的辣椒、沾著水珠兒的西葫蘆新鮮蔬菜爭相斗艷。工人們每天穿梭在大棚內忙碌著,把一畦又一畦的新鮮蔬菜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
“這幾天,茄子、西紅柿、黃瓜都到了采摘季節,最近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們每天都要采摘上百斤,出售到本地的農貿批發市場,都是無公害農產品,特別暢銷。年關將近,來園內收購的商販也絡繹不絕。而且,辦喜事做酒席的人多,蔬菜都得提前預訂,供不應求。”棗樹臺張經理笑呵呵地說到。目前,該產業園共有日光溫室大棚38座,一座大棚收入在3萬元左右,農忙時節,務工人數達到5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戶人數為20人,年收入3萬余元。
反季節蔬菜大棚讓種菜常年化,大田春種,大棚冬春收,錯季生產,四季不斷,所以一年到頭都不閑著。在陡城村蔬菜大棚,綠油油的隴椒掛滿了辣椒樹。村民黃兆勇和妻子正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內忙乎著。摘菜、打包、搬運、裝車,一氣呵成。在他們的辛勤勞作下,一箱箱翠綠誘人的辣椒即將被送往當地的蔬菜批發市場??粗L勢喜人的辣椒,黃兆勇夫婦喜上眉梢。原來,黃兆勇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貧困?,F在他靠著這幾個蔬菜大棚翻了身,還供了3個大學生。由于種植的蔬菜口感好、品質優,黃兆勇的大棚蔬菜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商戶的認可,很多超市、蔬菜市場都前來訂購。這些令人垂涎欲滴沾著泥土芳香的新鮮蔬菜從田間地頭送到菜市場,再到百姓的餐桌僅僅只需幾個小時。黃兆勇說:“我經營大棚好幾年了,種菜比種糧食效益好得多,比外出打工強得多。現在銷路不成問題,都是老客戶,提前預訂。”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黃兆勇夫婦探索出了一套種植蔬菜的“良方”,經過科學管理,蔬菜大棚早已成為他家增收致富的“聚寶盆”。陡城村結合自然條件因素,把辣椒產業作為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著力打造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加快產業發展升級。目前,辣椒產業已成為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
如今,在平川,靠日光溫室大棚發家致富的農戶比比皆是,他們娶媳婦、蓋新房、買汽車、供孩子上學,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近年來,平川區始終把培育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作為增加群眾收入,助推鄉村振興的拳頭產業。按照“擴容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優化種植結構,調整種植品種,提升蔬菜品質,逐步走出了一條振興鄉村產業的新路子。同時,圍繞“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定位,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無污染、無公害的健康農產品,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廣農副產品深加工,把農產品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實現產銷兩旺,助力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