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解讀
數字經濟將成為國家發展新征程的助推器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首部國家級規劃?!兑巹潯芬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深入剖析的基礎之上,清晰設定了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和目標,從數據基礎、數據要素、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到公共服務、治理體系、安全體系、國際合作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并提出了相關領域內的保障措施,以保證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遷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尤為顯著,當實體企業受到極大沖擊時,數字經濟卻異軍突起,涌現出遠程辦公、教學直播、遠程醫療等一批推動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數字經濟在這一攻關期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明顯?!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提出要“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兑巹潯返某雠_是加速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色。
一、數字經濟將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首先指明,數字經濟是繼農業、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這是對數字經濟的明確定位。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數字經濟要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創新驅動作用。通過發揮數據要素的催化作用,傳統經濟動能轉為創新驅動。數字經濟發展能夠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促進數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創新發展。鼓勵市場力量挖掘數據價值,必將有力推動符合國情的新數字商業模式、協同創新機制、產業生態等。創新驅動將成為經濟成長的核心動力,數字經濟“蛋糕”也會越做越大。
二是降本增效作用。產業數字化能夠加快實現數字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鏈條的改造升級。數據要素在融合勞動、資本、土地、資源和環境等傳統生產要素之后能夠釋放巨大價值,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增強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實現降本增效目標。
三是有助于綠色低碳發展。對于生產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化工、制造、交通等行業,通過釋放行業大數據的價值潛力,可以減少市場資源錯配,同時結合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能夠有效實現降本增效,有效降低能耗,進而減少碳排放。在消費領域,數字經濟的高效率能夠大大縮減中間環節及消費周期,也可以促進實現能源節約。因此,數字經濟的發展,可以從供給側及消費側為完成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影響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以往偏遠及落后地區難以及時獲得市場信息并作出反應。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落后地區不再受制于交通、氣候和地理等因素,能夠更及時和精準的獲得有助于當地發展的各類市場信息、數據和技術。當地特色農產品和依托綠水青山提供的旅游服務,也會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從而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
二、數字基礎和數字能力的提升為數字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已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技術正在給越來越多的產業領域帶來深刻變革,支持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充分彰顯。
數字基礎體現在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政策環境等方面,是數字經濟的根基和決定數字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數字人才、數字創新和數字安全是數字能力的重要體現,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同樣也是發展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條件。當前,全國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卓有成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物聯網、量子信息和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入融合,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和價值創造數量,增加了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有利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扎實推進。
另一方面,數字支付、智慧城市、數字商城、數字政府等應用場景日益為大眾所熟悉,伴隨它們發展起來的一些數字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已具有廣泛的群眾應用基礎和接受度,形成了不容忽視的市場力量。因此,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來看,我們都可以認識到我國數字經濟快速增長的必然性。
三、堅持高速增長與高質量協調發展并行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成為具有重要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大國。各項指標基本都要保持高速增長預期,千兆光纖用戶數從640萬增加到6000萬,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從14.7%提升到45%,網絡零售總額從11.76萬億增長到17萬億,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戶規模從4億擴大到8億。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相關政府部門要制定更多引導措施,運營商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龍頭企業需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新平臺建設進程等。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相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為數字經濟廣泛滲透至各行各業、實現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保障數字經濟價值的進一步發揮。
《規劃》在提出高速增長目標的同時還明確了質量要求,在數據資源質量、數據服務商、數據資源標準化等方面,提出建設數據質量提升工程。在加快數據資產、服務及安全領域標準研制的同時,持續完善國家基礎數據庫建設、管理和服務,支持社會化服務機構依法開展各類數據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等業務,確保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要平衡好制定數據規制和開發數字能力之間的關系。數據規制過于嚴格、約束性程度過高,會限制數字能力的長遠發展;數字規制約束性程度相對較低,則容易出現數字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規劃》從協調發展的視角出發,在數字規制、人才、技術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規劃和保障手段,將促進數據在開放利用和隱私安全之間、科技創新和公平服務之間實現平衡,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
四、不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涉及到經濟體系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必須對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的各環節進行協調?!兑巹潯敷w現了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協同發展模式。當前,相關部門和企業已開始合力推動數據規制、信息對接、開放資源、能力扶持以及針對性金融支持等服務保障措施的實施。
一是堅持公平競爭、安全有序。健全完善各項法律法規,監管調控手段,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
二是確保各參與主體依法依規開展數字經濟活動,規范數據交易管理。完善準入機制、備案制度和問責機制,嚴厲打擊虛假交易行為,防范化解交易安全風險。
三是構建完善市場化機制,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數據價值。到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完成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試點工程,包括開展數據確權及定價服務試驗、推動數字技術在數據流通中的應用、培育發展數據交易平臺等。
四是有效拓展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凝聚發展共識,積極參與國際數字規則的制定。努力拓展與各國、尤其是“數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數字經濟貿易,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生態建設,構建數字經濟領域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數字經濟將成為國家發展新征程的有力助推器,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總的來看,《規劃》深入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強調數字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基本思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政策方向針對性強,各項舉措實踐性可期。相信《規劃》的實施,必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張平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