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外蔬菜產業發展速度很快,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更快。美國、日本、德國、荷蘭等國在蔬菜機械化、先進技術運用、設施蔬菜栽培與環境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十分先進。
美國:蔬菜機械化水平高
美國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高,從育種到田間管理均實現了機械化,80%以上采用機械化育苗,在耕整地和播種環節,機械化率基本達到100%。
西紅柿、芹菜、花菜等蔬菜移栽已實現了機械化,田間管理環節以溝灌和噴滴灌為主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收獲環節除部分果菜和葉菜類蔬菜的收獲尚需要依靠人工,塊根類蔬菜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收獲。
美國蔬菜產業發展特點可歸納為如下幾點。一是生產區域化,主要體現為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氣候和土壤環境等自然優勢的良好條件,發達的交通運輸和通訊條件。二是布局專業化,蔬菜生產布局因地制宜,四大片區的冬季、早春、夏秋蔬菜生產基地根據各自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專門生產幾種最適宜的蔬菜供應全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全國性蔬菜生產分工體系。三是服務社會化,蔬菜產業服務體系完善,手段先進,基本實行了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多方位社會化服務,專業化生產以社會化服務為前提,生產工藝劃分為若干不同職能的專門作業,分別交由不同農場完成,可靠的合同信用和完善的社會化服務是該模式必備的前提條件。四是全程機械化,蔬菜產業從整地、播種、收獲以及采后處理都實現了機械化,部分環節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機械的應用也日益普遍。
總而言之,蔬菜機械趨向大型化:技術趨向智能化,使用高技術拖拉機,廣泛應用多功能機械,機具質量穩定可靠。
日本: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
日本蔬菜產業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和科技創新,形成了規模化、專業化的蔬菜生產基地,廣泛采用先進的栽培技術、良種繁育技術和機械化技術。這種模式以機械技術進步來替代勞動力為主,輔以化學及生物型技術進步以節約土地資源,除部分果菜類的采收環節尚未實現機械化外,蔬菜生產從播種、育苗、施肥直至收獲、包裝、上市都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并向高性能、低油耗、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農協是組織和發展蔬菜生產的基本元素,日本因人均耕地面積小,難以自然形成較大規模的生產經營體,政府通過發展和培養農協等合作組織提高蔬菜流通的組織化程度。
在政府宏觀管理方面,日本從中央到地方普遍實行一體化的蔬菜管理體制,頒布10余項法律法規實行依法治理,實行指定品種、指定產地、指定消費地的產銷計劃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為保護農民利益和穩定物價,對農產品實行嚴格的保護措施。
荷蘭:智能溫室助力蔬菜生產
早在20多年前,荷蘭就喊出了“用一半資源,產翻倍食物”的口號,許下了發展可持續農業國家的承諾。當然,口號不是喊喊就行的,他們也在不斷地發展很多農業方面的高科技。例如他們搞起了玻璃溫室,使用巖棉代替土壤做栽培基質,建起28層的垂直農場,用LED生長燈取代陽光,農作物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生長,產量提高30多倍。
也就是不依賴土壤、陽光和殺蟲劑也能種植植物,并且這種溫室跟中國使用的溫室不一樣,里面是高度程序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他們已經實現了作物離開了土壤,農民離開了土地,生產擺脫了自然氣候的束縛。農作物從播種到豐收就是一條生產流水線,而一棟溫室就是一座農業工廠。
目前荷蘭的玻璃溫室建筑面積約為16.5萬畝,占世界溫室建筑總面積的1/4。以西紅柿為例,荷蘭溫室每平方米的產量高達80公斤,而中國僅為20公斤,是荷蘭上個世紀70年代的水平。荷蘭本身沒有多少土地的,卻依舊可以種出比在地里多好幾倍的西紅柿,同時還能減少差不多90%的用水,而且幾乎用不著化學農藥。
從1903年,荷蘭第一次建成玻璃溫室,用來種植蔬菜,到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荷蘭研發出來的主動加溫技術。再到了80年代,荷蘭人開始研究不用傳統的土壤,而改用椰糠、巖棉等新基質來培養植物。之所以這么做,就是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同時也不必用人工經常打藥,減少了人力。
如今,荷蘭運用全自動化的智能溫室技術,不需要人工,全部電腦精準的控溫滴灌,統一的網絡化管理,從種植、栽培、施肥、灌溉等全部實現機械化。
德國:蔬菜生產全程干凈整潔
Steiner蔬菜基地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2013年開始動工,2014年建成投產,主要種植番茄和柿子椒,在農閑時允許人們預約參觀。
大棚里面溫暖干凈,中間一條筆直的通道,兩邊是一排排整齊的作物,乍看上去像個與自然隔絕的實驗室。不過導覽人員很快就會告訴你事實并非如此:在作物旁邊可以看到一個個鞋盒大小的紙箱,紙箱上印著馬蜂的圖案——它們是蜂箱,蔬菜大棚里的授粉都由馬蜂完成。再仔細看,有些枝條上掛著巴掌大小的小紙片,紙片上粘著蟲卵,益蟲的蟲卵,大棚里主要通過益蟲而不是農藥來抑制害蟲的生長,殺蟲劑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噴撒,因為一旦使用,不僅害蟲會被消滅,益蟲和馬蜂也同樣會被殺死。
雖然授粉和除蟲采用“自然”方法,不過這個蔬菜大棚里提供了更多自然無法提供的條件:這里有暖氣加溫,有鼓風機通風,溫度常年保持在18—22攝氏度,溫度、濕度都由電腦和芯片進行控制。不僅如此,這里每棵植物的水分和養料比例也都有芯片測量,通過電腦調節達到效率最大化。更與傳統農業不同的地方在于,Steiner的蔬菜不是生長在土里而是椰殼纖維中。使用椰殼纖維不但可以減少水分以及養分的流失,讓作物更好地吸收營養液,還可以大大節省種植空間。
Steiner的生產面積有11.8畝,每年生產大約500萬公斤番茄和青椒,他們打出的口號是“自然,新鮮,可持續”。不僅在生產領域盡量做到節能環保,采收銷售也是一樣。大棚旁邊就是自動化包裝車間,采收以后立即稱重打包;銷售只針對本地客戶。由于銷售本地化,不需要長途運輸,因此可以等蔬菜真正成熟后再進行采摘,這樣不但可以保證味道更加可口,而且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導覽人員介紹說,雖然他們產品的價格仍然比從西班牙等地進口的略貴,但憑著新鮮與高品質的優勢還是很快獲得不少顧客的認可。節能、環保、自動化、本地化,這也許將會成為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