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蝴蝶蘭雜交育種技術規程》《國蘭雜交育種技術規程》《寒蘭育苗技術規程》三項福建省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三項地方標準制定歷時4年,由福建農林大學牽頭,福建省林業局、福建省林業科技試驗中心、福建連城蘭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遠東國蘭股份有限公司、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與。
國蘭主要有春蘭、蕙蘭、墨蘭、寒蘭、建蘭、蓮瓣、春劍等七大類。傳統國蘭品種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通過人工培育的新品種極少,與產業規模形成巨大反差,嚴重影響了國蘭產業發展。為此,《國蘭雜交育種技術規程》規定了七大類國蘭種間或品種間雜交育種、親本選擇、雜交技術、F1代無菌苗培育等內容,目的是指導企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雜交育種研究和產業研發,加快新品種選育進程,同時強化對野生資源的保護。
蝴蝶蘭是蘭科植物中最具園藝價值的類群,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主要的蝴蝶蘭生產和消費國之一。蝴蝶蘭由于育種工作起步晚,大部分新優品種仍主要依賴引進,自主培育的品種極少。同時,由于自然生境的破壞和人為采挖,國蘭和蝴蝶蘭屬野生資源急劇下降,均已成為瀕危物種。《蝴蝶蘭雜交育種技術規程》對蝴蝶蘭雜交親本的選擇、雜交技術、子代測定、優良單株選擇與擴繁等內容進行了具體規定。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彭東輝介紹,針對福建寒蘭生產現狀缺乏統一技術規范、栽培技術參差不齊、市場缺乏正確引導等問題,新發布的《寒蘭育苗技術規程》將規范寒蘭生產市場,有序指導寒蘭的種植生產,提高寒蘭產品質量,推動寒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