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里招賢鎮招賢村苗木基地
南昌縣南新鄉的市政農業示范園
灣里太平鎮九龍溪田園綜合體
南昌灣里梅嶺鎮立新村積極發展現代休閑農業,特色民宿“在芙山房”與寧靜古村交相輝映,游客絡繹不絕;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的萬畝農場機器轟鳴,一派繁忙的“三夏”生產景象;流湖鎮上房村的菌菇種植基地產業“接二連三”,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雛形已現;武陽鎮大家族種業科技園大力發展現代種業,讓“小種子”擔起大使命……
南昌市農業農村局搶抓實施強省會戰略重大機遇,通過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推進“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實施強省會農業農村“七大行動”,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為強省會戰略筑牢堅實根基。
政策支持
穩住農業基本盤
市農業農村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針對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出臺了惠農“糧十條”,統籌7000余萬元市級資金,通過早稻生產補貼、大豆油料及綠肥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確保完成517.36萬畝糧食播面任務和42.9億斤糧食產量任務;出臺了硬核“豬八條”,統籌安排4600萬元財政資金,發布了8條硬核政策,助力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了創新“菜六條”,在省里“菜八條”的基礎上出臺6條政策支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市財政安排8000萬元支持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對今年新批準建設的市級蔬菜產業強鎮每個獎補資金500萬元左右。出臺了給力“漁七條”,統籌安排4000萬元財政資金,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南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小琴介紹,接下來,市農業農村局還將打好政策“組合拳”,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筑牢“三農”壓艙石、守好“三農”穩定器,奮力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為強省會開好局起好步筑牢堅實根基。
重點推進
落實“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
今年年初,我市啟動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特色產業提升“兩整治一提升”行動。市農業農村局堅持掛圖作戰、重點發力。按照行動計劃,有步驟有力度的推動落實。
在農村路域環境整治方面,今年計劃投資約9.5億元,完成“白改黑”建設89個項目、369公里,預計市級補助資金約2.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項目135.6公里,已開工項目135.1公里,已完工項目54.79公里。同時,完成了約112公里的沿線路域整治。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我市今年重點推進302個共同富裕樣板村和2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通過市、縣、鄉三級共同努力,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雖然由于我市突發疫情有一定的影響,但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建設目標。截至目前,全市330個項目村點全部完成了村莊環境“三拆三清”工作,311個項目完成村莊規劃設計,占比94.3%;217個項目啟動了項目招投標,占比65.8%;160個項目已開工,占比48.5%。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黃文生介紹,下一步將通過每月召開現場會、每月督導通報、每周情況調度、聘請第三方績效評價等方式,進一步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壓實縣鄉兩級責任,確保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在農業特色產業提升方面,今年計劃打造市級農業產業強鎮10個,提升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打造5個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建設18個糧油作物高質高效示范片建設,打造10個市級綠色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0家。截至目前,各縣區圍繞特色產業提升的具體項目點位基本都已確定,正在按照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和做好項目實施的準備。接下來,市農業農村局將深入實施“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力爭“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化、三年樹標桿”,打造鄉村振興“南昌樣板”。
多措并舉
實施強省會農業農村“七大行動”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與南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全省第二屆現代種業蔬菜新品種展示大會在南昌縣閉幕?;顒游巳》N業科研專家、種業企業代表和蔬菜種植大戶參加。該活動作為強省會農業農村“七大行動”的首個行動,掀起了強省會農業農村專項行動的序幕。
市農業農村局將舉行“5G+長效管護”啟動儀式,聯合中國電信南昌分公司打造“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智慧化平臺,加大平臺普及推廣使用力度。截至目前,全市“萬村碼上通”關注人數達16.6萬人,事件處理滿意率達98.7%;召開“兩整治一提升”行動現場會,全面掀起“兩整治一提升”行動建設熱潮;召開高效設施農業基地現場會,計劃在預計投資近1.5億元的紅谷灘區“元宇宙+VR數字農業”應用場景示范基地召開現場推進會,全力推進5個全省一流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開展農業執法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通過開展“政治大練兵”“崗位大練兵”“實戰大練兵”,全面提升我市農業執法能力水平;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依托南昌市農科院農業專家團隊,開展農業科技示范推廣“三個一”工程和“科技興農 技術惠民”送科技下鄉活動,助推富民興村產業發展;實施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制定《南昌市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實施方案》,在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農村資源數字化融合發展、培育數字化農業品牌、完善農業農村數字化管理體系5個方面發力,力爭到2025年末,實現全市廣口徑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占一產增加值比重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