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2日,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成立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會議中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
會議一致通過了《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章程》,在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上以無記名投票等額選舉方式選舉產生第一任會長、副會長和監事長,并聘任第一任秘書長。
經過選舉,李志當選為第一屆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會長,顧本家、黃瑞清、李謨軍、魏靈玲當選為副會長;劉湘偉當選為第一屆監事會監事長;張志霞聘任為第一任秘書長。
會議現場
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產生后,表示要不忘產業報國初心,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認清職責準確定位,充分發揮協會應有的作用;做好調研研究,代表行業為政府獻言獻策,當好政府的參謀;努力構建市場與政府部、科研之間的橋梁工作,促進產業不斷提升。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雷喜紅主持會議
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特邀申請入會的會員單位代表,以現場和線上的形式參會,會議由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雷喜紅主持。
高屋建瓴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王甜甜致辭中對“十三五”期間設施農業取得的成績進行總結,并明確在“十四五”期間要加大設施農業的專項扶持力度,通過穩面積、增產能、優結構、促提升,使本市的自給率由10%提升到20%。現階段,設施農業的機遇與發展是并存的,企業、專家、技術人員、行政人員等如何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北京市設施農業的跨越,對我們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要堅守初心,履職履責,加強協會的規范化管理,按照《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章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會員單位的規范化管理,履行協會的宗旨,以達到團結現代溫室產業各個單位,圍繞高效設施生產,以及其它的經濟作物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來提升北京市設施蔬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推動設施蔬菜產業產品,包括相關行業共同發展的綜合目的。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王甜甜致辭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李紅岺致辭時說,協會成立的正當時,闡述了協會成立對設施農業行業的重要作用,以及協會成立的重要意義。設施蔬菜要搞創新與生產技術是離不開整個行業的支持,所以成立協會正是將這些行業資源協作起來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平臺作用。與此同時,建議建立設施農業的專家數據庫,借助協會搭建的平臺,加強業內外資源整合,結合政策實現農業技術推廣,全面推廣鄉村振興的發展,為北京的設施農業多出主意多想辦法。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李紅岺致辭
工作籌備報告
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會長李志在報告中提到,成立現代溫室產業協會是北京市產業發展提升的需要,更是產業融合發展的需要。
自2008年以來,我市設施農業取得快速發展,在豐富城市“菜籃子”供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穩定小農戶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與國外設施園藝發達國家相比,我市設施農業產量水平仍有差距,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及資源利用率有較大提升空間。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57.22萬畝,比上年增加10.46萬畝,其中露地蔬菜播種面積20.30萬畝,比上年增加7.17萬畝;設施蔬菜播種面積為36.92萬畝(含溫室18.17萬畝、大棚17.49萬畝、中小拱棚1.25萬畝),比上年增加3.28萬畝;蔬菜總面積、露地面積、設施面積分別較上年增加22.36%、54.63%和9.76%。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核心設備任然依賴進口,種植生產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大數據融合應用不足,溫室標準化程度低,機械化水平不高等。這都需要我們整合更多更好的資源、技術、人才進入到產業發展中來。
設施農業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我們不僅僅要關注設施生產技術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及周邊產業的要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協同發展,改變傳統生產模式,探索發展路徑。我們需要思考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的問題。打通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資金、土地、政策、人才、技術、基礎設施等要素,促進配套的經濟體制改革,從而更有效的推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轉型。通過產業融合使傳統農業向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轉型。通過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農業實行改造與變革,加強信息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在品種選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等農業方面的應用融合,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及其附加值。
北京現代溫室產業協會會長李志
協會的籌備工作,得到了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各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各會員單位、各有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協會成立后,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通過理論創新、科技創新和業務創新,促進產業產銷環境良性發展。同時,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積極探索市場經濟規律下協會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方法,全面開創現代溫室產業發展的新局面,協會也必將以飽滿的熱情、辛勤的勞動、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打造首都現代化農業高地,為北京市民的農產品保障,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