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樹市著力發展棚膜產業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在吉林省榆樹市八號鎮北溝村,記者被一棟棟大棚所吸引,大棚里產的西紅柿等蔬菜供不應求;北溝村帶頭發展棚膜經濟,率先闖出一條致富路,成為吉林省榆樹市一張亮麗的名片。
榆樹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黑土肥沃,是全國產糧大縣(市)和重要蔬菜產業基地。榆樹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敬甫介紹,近年來,榆樹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將棚膜蔬菜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攻方向,走出一條糧、牧產業穩步增效,棚膜經濟持續增收的發展之路。截至2021年末,全市30畝以上棚膜蔬菜園區發展到112個,其中,部級園區11個,省級園區29個。蔬菜大棚發展到7.2萬畝,棚膜蔬菜產值實現31億元,成為全市重要經濟增長點。
棚膜經濟成為富民的強勢產業
近幾年,榆樹市多次組織由市委書記、市長帶隊,有關部門和鄉局級干部參加的農業考察團,到山東壽光、黑龍江大慶、遼寧大民屯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形成了一批有高度、有價值、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調研報告。榆樹市通過對八號鎮北溝村、五棵樹鎮進步村等鄉村發展棚膜產業典型的總結,榆樹市干部群眾一致認識到,經營1棟大棚蔬菜(面積2000平方米)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相當于3公頃玉米收入,發展10萬棟大棚蔬菜等于增加30萬公頃玉米收益。用老百姓的話說,“一畝棚膜十畝田,一年四季都掙錢。”從而堅定了發展棚膜產業的決心。
為引導鄉村農戶,不斷加快棚膜園區發展,實現以園區促規模、以規模促效益。2017年到2021年,累計投資2億元,新建棚膜面積超過1萬畝,30畝以上園區51個,形成了國家園區帶動省級園區,省級園區帶動鄉鎮園區的發展格局。經營規模的擴大,改變了過去農村勞動力“兩個月種田、兩個月過年、八個月干閑”的守舊局面,為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務工提供了就業崗位。
加大扶持力度 全面推進棚膜發展
隨著吉林省實施“培育打造國家北方優質夏菜南運基地,冬季城市菜籃子保障基地”,榆樹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出臺《榆樹市扶持棚膜經濟發展實施意見》等系列扶持政策,為棚膜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八號鎮北溝村在政策支持下,棚膜產業蓬勃發展,年產蔬菜6萬多噸,產業收入1.14億元,人均純收入3.6萬元,不僅甩掉貧困村落后帽子,而且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特色產業億元村。
同時,對有建蔬菜大棚用地需求的村民,鄉、村政府積極配合,全力相助。通過平整土地、整合零星地塊和協調農民“串地”等方式,解決了地理、地貌限制園區建設等問題,為農民走進園區種植棚膜蔬菜創造了條件,有力促進了全市棚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從2017年開始,榆樹市通過整合上級扶持棚膜產業資金和預留10%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重點向棚膜產業傾斜,凡是新建蔬菜大棚給予每畝1.5萬元補貼,新建溫室大棚給予每畝4.5萬元補貼;對30畝以上棚膜園區給予上浮50%的補貼,用于打井、上電、修路,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戶發展棚膜蔬菜的積極性。
加強科技推廣 提升棚膜經濟效益
近年來,榆樹市通過與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聯合,實現“產研”對接,使大專院所、科研單位的技術成果直接為全市棚膜蔬菜產業發展服務。還依托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推廣使用生物植保等生產技術,示范了黃桃、車厘子、火龍果、葡萄等苗木新品種的棚室生產技術,實施了物聯網、水肥一體化等現代棚膜精準智能監控項目,普及了殺蟲燈、性誘劑、黏蟲板、防蟲網等安全環保措施。高新科技的有效應用,為棚膜蔬菜產業發展夯實了基礎,增強了后勁。
同時,全市還制定了綠色蔬菜、馬鈴薯、甜瓜等一系列生產標準規程和監管制度,推行標準化生產、規范化操作,率先開展了“二品一標”整體認證。建立了市(縣)、鄉(鎮、街)、村三級市場監管網絡,通過定期和隨機抽檢的方式,確保了產品質量的安全可靠。開展了產品認證和商標注冊。全市認證“二品”產品總量達到80個,產品增值超過3億元。
據了解,榆樹市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投資2.1億元在八號鎮北溝村建設三產融合示范園區;投資1.6億元在五棵樹鎮進步村對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改造,新建榆樹市西紅柿三產融合產業園。先后與沈陽、長春、吉林(市)、哈爾濱、七臺河、佳木斯等東北大中城市的超市進行對接,使產品直接進入超市銷售,減少了流通環節,提升了效益。他們積極培養扶持代理商和經紀人,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招用了120多名產品代理商和銷售經紀人,在本市培養扶持了340名各類經銷能人和販運大戶,有效解決了蔬菜銷售難題。
作者:徐書秀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閻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