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遼寧大連莊河市太平嶺滿族鄉大趙村的草莓大棚,村民朱奎賢正在享受豐收的喜悅。放眼望去,綠意滿滿的大棚里結滿了一顆顆鮮紅欲滴的草莓。“我家這一畝半地,今天上午采了140斤,收購價每斤26元,賣了3600多元。”朱奎賢說。
大棚草莓打的就是時間差,上市價格高、賣得好。以往,當地大棚草莓要等到1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而朱奎賢種的草莓在2022年11月初就結出了第一批果,提前了兩個多月上市。
“之所以能提前上市,是因為種對了苗。”種了15年草莓的朱奎賢說,3年前他從廣播中聽到大連莊河市草莓協會推廣一種高原草莓苗,在種植設施不變的情況下,能讓草莓提早上市。抱著試試看心態的他當即報了名,在自家大棚里搞起了“對照試驗”。
朱奎賢口中的高原草莓苗來自距離大連3000余公里外的貴州六盤水。
“2019年,在大連對口幫扶六盤水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地夏季氣候涼爽,平均氣溫在19攝氏度左右,日照時間短,每天平均在10小時以內,在此繁育的草莓苗可提早實現花芽分化、抗病性好,移栽定植到大連后開花結果早、成活率高。”大連莊河市草莓協會會長姜洪波說。
看到了機遇,姜洪波說干就干。2019年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大連分院的專家指導下,姜洪波在六盤水搞起了高原草莓苗繁育。當年2月下旬,他跟隨運輸車開了兩天兩夜,將一株株草莓苗從大連拉到六盤水,大連草莓第一次種在了六盤水的土地上。
高原草莓苗繁育也并非一帆風順。“3月至5月是六盤水的春旱季,我們第一年育苗時,春旱季幾乎沒怎么下雨,只能靠人工澆水。”姜洪波說,由于六盤水山地多、土壤較為貧瘠,加上育苗經驗不足,第一年的育苗并不成功,甚至虧損了200多萬元。
姜洪波并沒有氣餒,他反復總結經驗教訓,多方走訪選擇優質土地,并從澆水、施肥、除草等每一個細節抓起,手把手指導當地農民,精心呵護一株株嬌嫩的草莓苗。同時,面對這一優質扶貧項目,當地政府積極協調,修建了高位水池等灌溉設施,為草莓苗“解渴”。
第二年,姜洪波的草莓田傳來了好消息。當年8月下旬,一批花芽分化的草莓苗從六盤水通過冷藏車運往大連,移栽定植后的成活率達到95%以上。當年11月第一批草莓即在大連上市,賣出了每斤100多元的好價錢。
“我種的這棟大棚,一年收入能達到12萬元,與種其他草莓苗相比,至少翻了一番。”朱奎賢說。
這種收獲的喜悅也傳遞到了六盤水市鐘山區木果鎮登亨村,村民羅明學2022年承包了17畝地,跟著姜洪波搞草莓育苗。“每畝地收入近萬元,比以前種玉米、土豆強多了,今年我還要跟著姜會長干。”羅明學說。
從黃海之濱到烏蒙山巔,一株株草莓苗跨越3000余公里,帶動了兩地百姓脫貧致富。如今,大連已有400多戶農民種上了來自高原的草莓苗。在六盤水,草莓育苗基地帶動了當地300多戶農民摘掉了“窮帽子”。
(據新華社大連1月2日電 記者張博群、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