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遠先生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時代楷模,是踐行“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科學家精神的典范,是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解決我國“菜籃子”問題的卓越功臣!
家國情懷,造福百姓
方先生一生為國為民,把自己畢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獻給了我國蔬菜產業, 用自己的科技成果造福百姓,惠及千家萬戶。方先生一生始終遵守著他少兒時立 下的“用科學使中國強盛起來”這一人生格言,帶領團隊選育出 30 多個甘藍品 種,推廣到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結束了我國甘藍良種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被動 局面,使昔日的“洋白菜”成為中國大眾餐桌的“大宗菜”。
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搞什么!——方智遠
方先生一生心懷國家。他數次勉勵我,你們浙大園藝人,要以吳耕民、李曙軒和沈德緒等老先生為榜樣,做一些對國家園藝事業發展有意義的事情。在我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第一時間,他發來祝賀短信: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一定要以此為契機,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在今年元旦住院期間,方先生還牽掛著我,通過助手發來短信:致以新年祝賀,在新的一年里,愛國、愛黨、愛家、也愛自己,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昌盛。在方先生心里,永遠裝著國家。
方先生一生心系百姓。他選育了數十個優良蔬菜品種,深受各地歡迎。他從不以利潤為追求目標,他可以成為“大款”,卻成了農民致富的“財神爺”;他不顧高齡,常年奔波于祖國大地;他無暇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卻深入內蒙草原、西北戈壁、大別山、沂蒙山革命老區蔬菜基地;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取報酬,每年帶著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助力各地蔬菜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記得2019 年他來杭州,把一個甘藍新品種的經銷權低價轉讓給浙江的一個企業,讓我深深敬佩。他用淳樸的語言告訴我,這家企業有誠信,不賣“高價”種子,能讓農民降低生產成本,惠及更多的百姓。方先生是一位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科學家!
矢志不渝,潛心科研
方先生自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蔬菜特別是甘藍育種研究。上一世紀他帶領團隊成員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利用十字花科自交不親和機制,選育出以“京豐一號”為代表的系列品種;進入本世紀,為降低制種成本,提高種子質量,他另辟蹊徑,創制了甘藍顯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培育出“中甘 21”等甘藍新品種,實現了甘藍育種技術由自交不親和到雄性不育的重大變革;最近十年,他針對規模化生產帶來的土傳病害蔓延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品質需求,結合現代分子育種技術,選育出高抗且優質的“中甘 628”等新品種,有力支撐了蔬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每當他取得重要突破,私下與我分享喜悅之時,他都躊躇滿志,又提出新的目標。面對成績,方先生從來沒有“躺平”!
方先生甘藍育種三部曲
方先生見菜則喜,見甘藍便來勁。他一生熱愛工作,將工作放在第一位。2008 年秋,我到北京出差與他交流匯報便是在田間進行的。當時正值古稀之年的他正與課題組成員一同進行甘藍田間性狀調查,拿著實驗記錄本,對每個品系性狀一一記錄。近年來,即使進入耄耋之年,每年 3-4 月他都駐守在京郊的南口農場,完成數千份甘藍株系的套袋、去雄等操作,近 2000 個組合的雜交工作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但方先生幾十年來如一日忙碌在甘藍試驗田里。在那悶熱和低溫交替的網紗大棚里,累了,他站不住,就坐在小板凳上繼續干;困了,他就靠在墻邊,在棚內打個盹;餓了,就拿點餅干充饑。每次與他一同出差開會,活動一結束,他就會立刻奔赴甘藍基地開展實地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幾次隨同他去云南和湖北等地考察,每到甘藍基地,他的笑容變得更加燦爛,步伐變得更為敏捷。他視甘藍為自己生命,視辦公室中保存的數以萬計甘藍種質資源為人生財富。記得一次我到他辦公室拜訪,看見他正對存放在玻璃瓶中的甘藍種質資源逐一整理和檢查,看到我來,他停下手頭的活,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些種質資源很寶貴,要好好整理好,便于年輕人開展后續研究。方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國甘藍育種事業!
功成不居,為人師表
方先生居功至偉,但沒有居功自傲。他先后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 項,擔任了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0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是中國工程院首批增選的院士。但他一生淡泊名利,辦公室從不掛獎狀,也沒有擺放獎章,而是腳踏實地,認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1996 年我回國不久,拜訪了剛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蔬菜花卉所所長的方先生。一走進他的辦公室,他正在聚精會神地對《園藝學報》即將刊印的文章進行仔細復審,并就兩篇文章與我交流探討。他告訴我,自己要肩負學報依托單位領導的責任,嚴把最后一關,盡自己所能提高《園藝學報》的聲譽。2008 年國家成立“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每年舉辦體系匯報會,方先生是育種室主任,我是栽培室主任。每年他做的育種室工作總結都比我做的栽培室工作總結更為全面而系統。聽完他的匯報,我即汗顏自己工作的不足,又欽佩方先生認真的工作態度。匯報會和專家組會議經常持續3天3夜,每天接近12 小時,但他都是精神飽滿,孜孜不倦,認真聽取和記錄每位崗位專家和各個試驗站站長的匯報,這種堅韌的毅力和勤勉的精神對我們后輩觸動頗深,也一直激勵著我們前行。
方先生為人低調,相關事例無以勝數,現舉兩例。其一,1998 年值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所 40 周年和全國蔬菜界科技人員新老交替之際,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蔬菜科技工作交流會。會議合影時,作為唯一的院士和時任所長,方先生硬是不坐 C 位,把位置讓給更為年長的同行,而坐在我前面的第 2 排最左側的位置。其二,時隔 20 年后的 2018 年 9 月 20 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召開建所 60 周年紀念活動,他給我發來如下短信:后天我有個20分鐘的發言,題目是我國蔬菜科技的記憶,主要談重要事件、重要成果 、重要人物(1930 年前出生的),時間跨度大,問題很多,說不好,到時請指正。事實上,兩天后他的報告十分精彩,有血有肉。年邁的他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使用大量的 PPT 素材,客觀地分析了我國蔬菜科技領域取得的進步和成就,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強的研究方向。方先生的報告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會后他又整理成文,發表在《中國蔬菜》刊物上。如今重溫 80 高齡方先生所寫的論文,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方先生這種虛懷若谷的精神是何等的高尚!
全國蔬菜科技工作交流會 (1998)
方先生對黨和國家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對自己近乎嚴苛的要求, 在他的人生中一以貫之。他從不參加任何有休假、旅游形式的學術休閑活動;他一生生活儉樸,厲行節約,堅持騎自行車或走路上班;他沒有品牌衣服, 幾十年來,經常穿著那件樸素而鐘愛的米色夾克衫上班、出差;幾次來杭州, 他堅持要坐經濟艙,他不吃“大魚大蝦”,要吃杭州“菜泡飯”。方先生就是 這么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學者!
甘為人梯,獎掖后學
方先生為我國園藝學科發展嘔心瀝血。他牽頭組織制定了多個全國蔬菜科技戰略規劃,一字一句,包括標點符號,認真推敲。他也多次主持召開全國性蔬菜或園藝學科學術交流會,為業內同行搭建學術探討平臺。為促進園藝產業科技的發展,他匯同種子企業,用他們團隊育成的甘藍品種轉化收益設立了“華耐”基金,獎勵我國園藝界的優秀團隊和先進個人,激勵園藝科技人員潛心科研,破解園藝產業科技難題。
方先生對我從事設施園藝和蔬菜栽培的工作十分關心和重視。1998 年以來,我有幸組織了多個國家基金重點項目、973 計劃項目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每年項目年會他總是抽出時間親臨指導,會后想到的問題還打來電話,予以補充。2014 年我完成了《蔬菜生長發育與品質調控:理論與實踐》著作的編寫,他欣然提筆為該書作序。2021 年春,方先生與我之間有一次長談,期間,他高興地談到年前抽空去湖南老家住了幾天,也難得談到他最近身體狀況的變化以及不安。于是,我建議他放下甘藍育種工作,多養生,少出差,少參加會議,他微微一笑,點了個頭。因此,近年來,為了讓他多休息, 我堅持不打擾他、不麻煩他、不邀請他參加我組織的專業活動。然而,他卻不顧年邁的身體,依然堅持奮戰在育種一線,參加不同類型的會議,到各地指導工作,助推各地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每當看見微信群中有關他的活動消息和視頻中的他,我倍加憂慮和無奈。更沒想到, 由于疫情等原因,2021 年一別成為方先生與我最后的見面,感慨萬千!
與方先生一同調研湖北宜昌高山蔬菜(2016 年)
方先生為我國蔬菜學科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卓越。以我為例,從 1995 年回國后一直得到他的指導和幫助。他教導我,要以產業為導向,解決其中的 科學問題、技術難題并進行應用;他提醒我,你的基礎研究已經不錯了,后 續工作要注重產業技術應用;他告訴我,個人專業要錯位發展,發揮自己優 勢。正是有方先生的指導和幫助,才使我在回國后有幸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 學基金、入選長江學者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事實上,我國一大批院士和 農業科技人員都得到了他的培養。方先生是默默奉獻、獎掖后學的杰出榜樣。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笑容永駐!
中國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學教授 喻景權
2023 年 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