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濰柴雷沃高密智慧農服公司開業活動現場,黃淮海地區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先進農機增產模式暨農場管理平臺2.0發布儀式同期舉行。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國家隊”,濰柴雷沃以黃淮海“大糧倉”為例,給出了科技賦能大國糧安的突破之策。
機藝融合
讓黃淮海“大糧倉”更豐盈
當天發布的黃淮海地區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先進農機增產模式,已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反復驗證。今年6月中旬,在壽光營里鎮淼匯農業專業合作社千畝雷沃復式條播田塊里,山東省小麥測產專家組進行了實收測產,現場實收產量1352.2斤/畝,增產效果顯著。
“這塊條播田用的是小麥復式條播增產模式,耕種模式是‘土壤深翻+雷沃復式條播’,可以顯著改善土壤耕整質量和小麥播種質量,增加耕層深度,利于小麥根系下扎,培育壯苗。另外,播前播后雙鎮壓可以顯著增強小麥抗逆性,減輕凍害發生情況。整體來看,小麥產量可提高10%-15%。”山東省農科院小麥種植專家王法宏對增產模式和效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除了小麥,現場發布的先進農機增產模式還覆蓋了玉米、大豆等多種作物,從“耕種管收”全環節著手,聚焦農機農藝融合,精準解決田間管理、秸稈離田、免耕播種、機收減損等糧食增產道路上的痛點問題,成為挖掘糧食單產潛力、科技賦能豐產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平臺升級
讓黃淮海“大糧倉”更智慧
“智慧農場管理平臺”在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的合作社里,早已陸續上線應用。種植戶通過對大數據分析整合,就可以輕松獲取“耕整監控、播種監控、苗情監測、產量監測”等數據服務,進而開展科學決策。
活動當天,“智慧農場管理平臺2.0”正式發布,全新版本從平臺架構能力、管理能力、精準服務等層面進行補強。除了功能升級,在平臺個性化定制開發方面,技術團隊也做到了極致。
平臺升級在為用戶創造更好體驗的同時,也為黃淮海“大糧倉”現代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發展持續加碼。
農服搭臺
以科技唱響豐收之歌
自濰柴雷沃涉足農服業務以來,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推廣、智慧管理平臺的應用場景便更加豐富多元。截至目前,濰柴雷沃已經在鄒平、高密等地開設農服子公司,在濰坊安丘、煙臺萊州、德州平原、濟南商河等地成立農服中心,并整合數百臺濰柴雷沃智能農機,打造了一支標準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農服隊伍。
今年春耕、三夏期間,這支作業隊服務區域覆蓋了山東、河南、東北、內蒙古等地。這期間,技術團隊對“農機農藝融合”的推廣也繼續走深走實。“我們作業隊各作業環節都是有序銜接,收割結束后48小時內展開播種作業。作業前,我們對地塊狀態以及墑情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跟種植戶確定作業標準,出苗后繼續跟蹤出苗情況。全流程保障,確保種植戶滿意驗收。”技術人員對這種“先進農機作業模式”的效率和效果充滿信心。
以“農服+農機+管理平臺”構建智慧農業全新生態體系,以科技突破與服務創新助推現代農業生產管理迭代升級……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的諸多探索實踐,為黃淮海“大糧倉”智慧化、高效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農村大眾報通訊員 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