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橋街鎮坪塘村育秧大棚內,水稻育秧結束后的空閑期,這里并沒有苗去棚空。大棚內,翠綠的西葫蘆和絲瓜個頭均勻、長勢喜人,村民正忙著采摘供應市場。
村民正在采收蔬菜。雷中祥 攝
湘百惠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亞麗介紹,育完秧之后種植西葫蘆、絲瓜等蔬菜,秋季就種葉子菜,每畝地增收5000元以上。
利用閑置育苗大棚可種植一到兩季瓜果蔬菜,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大棚內的滴灌、保溫等設施還可充分利用。楊村甸鄉回龍村種糧大戶鄧后旺承包了800畝農田,今年新建6000多平方米育秧大棚。
晚稻育秧結束后,他在大棚內種上黃瓜、南瓜,目前迎來豐收,預計每畝可以增加3000元收入。鄧后旺介紹道:“大棚里面環境比較穩定,能夠避免自然災害和各種蟲害的侵襲,蔬菜成長速度更快、品質更高。”
牛角壩鎮黑神廟村將育秧大棚的綜合利用作為富民強村的主抓手。大棚內第二批蔬菜已成熟,還將育辣椒苗,預計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0萬元。
近年來,冷水灘區堅持“一棚多用、農棚農用”,利用空閑季節的集中育秧設施,通過代育、租賃等多種經營形式開展油菜、蔬菜等作物生產,提高農業設施和土地的利用率,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讓育秧大棚成為群眾增收致富“金鑰匙”。
“去年以來,全區新增設施建設主體53個,目前集中育秧設施建設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米,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冷水灘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工作人員伍阿娣介紹,該區將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提升蔬菜的作物產量,激發農戶種植積極性,提高集中育秧設施的綜合利用率,讓“閑置棚”成為“增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