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塔斯社1月1日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當天發表聲明稱,因與烏克蘭方面簽署的有關俄天然氣經烏輸送協議到期,自莫斯科時間1日早8時起終止過境烏向歐洲輸送天然氣。聲明說,由于烏方一再明確拒絕續簽協議,俄氣在法律和技術層面已無法繼續經烏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2019年12月,俄氣同烏石油天然氣公司簽署了關于經烏輸送天然氣的協議,有效期5年,2024年12月31日到期。報道稱,烏方此前多次表示不會延長該協議,引發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等歐盟國家的擔憂。2024年11月,奧地利被俄氣“斷供”后,主要經烏接收俄天然氣的歐盟國家僅剩斯洛伐克。匈牙利目前主要通過經土耳其中轉的黑海海底管道“土耳其溪”獲得俄天然氣。烏能源部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基輔時間1日早7時,“出于國家安全利益考慮”,烏方停止了俄天然氣過境輸送服務。烏方就此已向國際伙伴發出正式通知。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前,俄羅斯是歐盟最大單一天然氣供應方。俄通過波羅的海海底“北溪”管道、白俄羅斯—波蘭管道、烏克蘭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向歐洲國家輸氣。沖突爆發后,隨著歐盟對俄實施制裁并制定“擺脫對俄能源依賴”政策,加上“北溪”管道遭破壞,俄對歐供氣量銳減。據歐盟官網發布的數據,歐盟成員國進口俄管道天然氣的比例從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約8%。就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而言,俄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不足15%。
路透社稱,奧地利能源部發言人去年12月31日表示,由于通過從意大利和德國購買天然氣,以及本國庫存充足,奧地利民眾的天然氣供應得到了保障。斯洛伐克經濟部同日發表聲明稱,停止經烏輸送俄天然氣“并不是一個理性的決定”,會“導致歐洲市場價格上漲”。此舉將對斯洛伐克產生負面影響。盡管如此,斯洛伐克還是提前做好了“應對烏方不合理舉動的準備”,并為2025年準備了充足的天然氣儲備和替代供應。斯洛伐克總理菲佐1日警告“歐洲將為此付出代價”。他稱,停止經烏輸送俄天然氣將“對所有歐盟國家產生巨大影響”,“但不會對俄羅斯產生影響”。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安娜-凱薩·伊特科寧去年12月31日稱,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通過替代路線向中東歐國家供應非俄產天然氣。自2022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通過新增進口LNG而得到了加強。歐盟委員會已與成員國協調超過一年時間,為替代供應方案做好準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日稱,盡管此后歐洲短期內或可通過從其他渠道進口更多LNG或管道天然氣來填補這一缺口,但長遠來看,天然氣供應狀況及成本仍舊將承壓。同時,一些歐盟國家仍在大量進口俄LNG,表明歐盟或很難徹底擺脫對價格低廉的俄天然氣的依賴。此外,歐盟此前設定的2027年前停止進口俄化石燃料的目標也將面臨挑戰。
另據烏TSN電視臺網站去年12月31日報道,烏最大的私營能源企業頓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當天證實,烏已收到從美國發出的第一批LNG,約有1億立方米。去年12月27日,該公司在希臘港口接收了這批LNG,其被重新氣化后輸送至烏。
據俄新社1月1日報道,俄經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后,歐洲若要獲得俄管道天然氣,或只能通過“土耳其溪”管道及其延伸線“巴爾干溪”。報道稱,協議的終止,或將推高歐洲天然氣價格,導致歐洲國家生產成本增加,乃至影響歐洲經濟發展。
路透社報道稱,隨著俄經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的終止,“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時代’宣告結束”。盡管歐盟在尋找俄天然氣的替代品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歐洲也“已經感受到了影響”,能源的成本上升“打擊了其工業競爭力”。這導致經濟大幅放緩、通脹飆升,并增加了民眾生活成本。
《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網站1月1日稱,烏當局終止協議的舉動是損害其自身和歐盟的“雙輸之舉”。歐洲國家將進一步承受能源價格上漲和短缺的壓力以及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烏每年也將損失約8億美元的過境費。但美國卻能借此繼續保持其對歐盟最大的LNG供應國地位,并繼續從中獲利。
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