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月18日,在陜西榆林靖邊縣新橋農場的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們穿梭在育苗中心的立體式高標準玻璃溫室大棚中,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拌基質土、基質裝盤……全自動育苗機不停運轉,讓整個大棚充滿著勞動的氛圍。
“這套全自動育苗機一天可以育苗40多萬株,這些苗可供應約100畝的大棚進行定植。按照成苗后一株0.8元來計算,除去人工、材料等各項成本后,純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元。” 合作社負責人苗慧平說。
該合作社育苗中心已經連續作業20多天,累計育苗超過800萬株,培育品種涵蓋辣椒、西紅柿等10余種蔬菜種苗。按照計劃,預計到2月下旬就能為拱棚提供優質的種苗。這里培育的種苗除了滿足當地需求外,還銷往榆陽、定邊、橫山及內蒙古等周邊地區。
合作社2016年成立,目前已發展成為當地規模較大的工廠化育苗基地,擁有一座30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62座日光溫室,每年能夠培育各類瓜果、蔬菜苗3000萬株以上。
“咱們全縣育苗總需求量接近1.5億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靖邊已經培育起了12家專業化、標準化、工廠化育苗企業。這種育苗方式培育出來的種苗,質量好、成本低,為咱們整個蔬菜產業的提質增效把好了第一道關口,對于蔬菜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靖邊縣農業農村局園藝技術推廣中心李建宏說。
2025年,靖邊縣各育苗基地從種子篩選到基質培育、播種等環節入手,嚴把質量關,穩步推進蔬菜育苗技術智能化、數字化,提高蔬菜集約化育苗效益,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報道員 陳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