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航(右)跟農戶一起查看火龍果品質。(攝影:王磊)
火龍果苗。(攝影:王磊)
火龍果結果。(攝影:王磊)
說到火龍果的產量和收入,李宇航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畝種植密度是500顆左右,每畝地年產量能達到5000斤以上,日前的批發價格是15元一斤,主要銷往銀川、包頭、呼市等城市,然后還有一些就是游客觀光采摘,一年下來農民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鮮農農牧業現代園區從2017年開始引進南方水果進行試種,負責栽培試種的李宇航大學時期學習的專業是設施農業,南果北種激發了他的興趣,經過認真分析河套土質和氣候差異,園區最先引進了火龍果種植,然而前期長勢喜人的種苗沒有經受住冬季低溫的考驗,幾乎全軍覆沒。但也是這次的失敗,讓李宇航確定,如果能保證溫室內溫度,再經過適當的土壤改良,是完全可以種植熱帶水果。2018年,李宇航和技術人員再次進行火龍果試驗,并重點把握溫度、濕度等環境技術,解決了南方水果來到北方水土不服的難題,同時根據生長適應性、觀賞性和經濟效益等綜合評價,還選出香蕉、桑葚、無花果、百香果等多個品種進行試種。2019年,火龍果試種成功,其它水果也陸續成熟上市。
香蕉。(攝影:王磊)
百香果。(攝影:王磊)
“南果北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果品品質,因為北方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果樹引種成功后可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和產量。大部分南果能夠連續開花結果,花期與采收期重合,采果期很長,相對于傳統的北方果樹,更適宜發展成為觀賞、采摘作物,使游人可以同時觀花、采果。這一點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另外,北方種植的南方水果生長周期是南方的兩倍,需要5到6個月時間才能熟透,南果北種技術的重要成果避免了水果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口感變差、營養流失等問題。
目前,鮮農農牧業現代園區共有53棟種植水果的大棚,實現一年四季觀花采果,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巴彥淖爾市堅持“科技引領、綠色發展、典型示范、品牌強農”,打破農業發展中的地域限制,讓南果在北方飄香,南果北種正朝著規模化、產業化、效益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