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農科院第四次人才工作會上,唐華俊表示,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主旋律。然而,我國農業還面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與發展方式粗放、發展動力轉換與科技創新成果供給不足等困境。
“目前我國種子國外依賴度高,糧食作物單產水平進入徘徊期,非洲豬瘟、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生物安全事件頻發,一些地區農業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唐華俊說,“畜禽良種國產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智能農機裝備研發等重大領域共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仍有待突破,迫切需要相應的農業科技人才。”
唐華俊認為,中國農科院過去的人才培養存在學科間人才結構不平衡,人才培養、使用、配置與重大科研任務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
“目前66%的領軍人才集中在作物、畜牧、植保、資源與環境4個優勢學科中,農業機械、農業工程、經濟信息等傳統學科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人工智能育種、納米材料技術、能源微生物等新興交叉學科人才布局明顯不足。”他說,下一步要根據創新鏈、產業鏈布局按需精準引才,實現人才精準培養和科技資源高效配置。
在人才培養方面,唐華俊認為,要將人才培養使用與重大科研布局、重大科技任務實施、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等統籌謀劃、整體布局。同時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選派重點領域科研和管理人員到世界一流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和學習交流,加快提升國際化水平。
唐華俊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農科院要整合優化項目、平臺、經費、崗位等優質資源,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