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農業生態園區。(資料圖)酒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灘上,溫室大棚近年來逐漸增多。因此,這兩年甘肅甚至是省外的居民,相繼吃上了甘肅酒泉市戈壁灘里種植的新鮮水果、蔬菜,而且是一年四季都有。
“戈壁灘上發展農業,首先要解決水源和耕地的問題。”酒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躍峰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里干旱少雨,戈壁農業既得冬季反季節“抗寒“,也需要節水”抗旱“。但優勢在于,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也為發展“絲路寒旱農業”提供了資源保障。
對此,酒泉市盤活戈壁資源,在平衡生產和生態關系的原則下,一路闖過技術關和市場關,探索“綠色發展、流程發展、集成發展“模式,給特殊資源地區發展高質量農業做出了探索。
酒泉戈壁農業產業園高標準智能化溫室。(資料圖)酒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惠利農戶 綠色發展
“剛開始,4座棚都是磚混棚。現在有23座棚,已實現智能化:卷簾升降、溫度調試,都可以通過手機操控。”2009年之前,酒泉市城德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范立德還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接觸各行各業乘客時,聽聞“戈壁農業”有發展前景,政府還有扶持政策。這讓他有了“轉型”的想法。
“既然是政府扶持項目,就跟政府申請。”范立德向當地鎮政府提出參與“戈壁種植”申請。于是,他成為較早享受戈壁農業紅利的一批人。
當時是發展“戈壁農業”初期,酒泉市政府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培訓農戶,讓從未接觸過溫室大棚栽培的農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基礎技能,而溫室大棚建設費用7萬元,其中5萬元由政府擔保銀行貸款,2年免息。
從第1代溫室大棚到第10代溫室大棚,已經過去十個年頭。戈壁灘上的大棚每年都在進行更新換代,從磚混溫室棚、石頭溫室棚、玻璃溫室棚,一邊探索,一邊升級,包括墻體保溫、保濕等。每一次升級都是技術革新,最新一代玻璃溫室已經完全調試至農作物最適合的生長環境,手機APP實時監測棚內溫度。
范立德說,大棚往高標準邁進,種植方式也在進步。為了保證大棚內綠色無公害,全部采用“物理方式”祛除病蟲害。他的大棚內,就用麗蚜小蜂吃紅蜘蛛、臭氧殺菌。
“每畝地的收入已經提高了近6000元,而且都是訂單種植,剛摘下來,就打包發往各地。“隨著收入增加,范立德想著帶動更多人享受”戈壁農業“的紅利。于是,2015年申請成立合作社,將總寨鎮愿意參與的農戶都吸納進來。
如今,城德農業合作社共有溫室大棚122座,其中20%是最新一代大棚,雖然成本較高,正在慢慢升級中,“升級到最新一代大棚,人工成本能節約多一半,其實很快就回本了。“范立德說。
邁入與戈壁農業“結緣”的第11個年頭,范立德不再單純只想擴大規模,更想著盡快完成農作物綠色認證。
標準化流程,溫室大棚設施種植蔬菜。(資料圖)酒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科技支撐 流程發展
“按工業流程化制定模式。”酒泉市農科院副院長朱新明說,同一類農作物,選種子時會選擇形狀大小一致,規定栽培時間、恒定溫度,工業流程化產出的農作物品質好,“該甜的甜,該辣的辣”。
酒泉農科院會同中國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院??蒲性核?,成立戈壁農業研究院專門對“戈壁農業”提供技術支撐,細化到因地制宜調整棚型結構、棚內農作物密度、土質配方等。
酒泉戈壁灘面積和耕地面積比例失調,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的酒泉僅有耕地450萬畝。在張躍峰看來,要發展農業,只能向戈壁灘進軍。豐富的祁連山水資源,無疑讓戈壁農業又有了重要保障,當地節水舉措亦是較為成熟的一套體系。
目前,酒泉戈壁農業面積一共11.7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戈壁農業,水肥一體化滴灌農業已經成熟運行,節水且產出高,日光溫室大棚已經實現周年生產。
“品質好,是穩住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訂單農業的基本保證。”張躍峰說,戈壁農業研究院還研究膳食結構,對農作物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圖為酒泉市肅州區供粵港澳蔬菜基地直銷物流車。(資料圖)酒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打破傳統 集成發展
“有了好的自然資源,就要統籌規劃利用好,讓其發揮大效益。”張躍峰說,酒泉已經規劃107個農業園區或示范點,集中連片推動,形成產業集群,擴展戈壁農業面積,“一直在摸索、改進方式方法,從未停止過”。
“總結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推廣。”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解釋說,旱作農業和旱區農業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旱作農業完全是“靠天吃飯”,而酒泉戈壁農業是打破“靠天吃飯”,這個過程前期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但收獲令人可喜。
目前,酒泉市戈壁農作物銷售處于“供小于求”狀態,其訂單銷售已經占總銷售80%,剛出棚的新鮮農作物就被打包運往各地,越來越高效的物流業為訂單銷售農產品助力不少,例如:上海44小時,廣州50小時送達。
“有商貿物流的蓬勃發展,戈壁訂單農業才能順勢發展。”何效祖認為,集成性發展才能集聚功能,發揮最大、最有效的功能,無論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都是一個整體的體系建設,看似分開的行業都是“密不可分”的。
何效祖披露,酒泉還將每年新建4萬畝戈壁農田,最終打造30萬畝戈壁農業,保證質量的同時用數量拓展市場。 (高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