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果類蔬菜產業經濟崗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穆月英
2021年1月份以來,受突發零散疫情、嚴寒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部分蔬菜價格漲幅明顯,給居民生活帶來一定困擾。
春節臨近,尤其在北京市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倡導市民留京過年的背景下,北京市“菜籃子”供應保障如何?春節期間,蔬菜價格波動會呈現何種態勢?今后,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對北京“菜籃子”穩定的沖擊?本報記者就這些熱點問題對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果類蔬菜產業經濟崗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穆月英進行了專訪。
記者:1月份以來,北京市“菜籃子”產品價格呈現漲跌互現的現象,根據您的觀察和統計,蔬菜品類中有哪些價格漲幅較大?
穆月英:1月份以來,受強寒流以及河北省等蔬菜主產區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而采取的防控措施的影響,短期內北京市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減少,導致北京市部分地區、部分品類的蔬菜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的現象。根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信息中心的統計,1月上旬,北京市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環比上漲16.8%,同比上漲21.1%。
同時,北京市市場上流通的主要大類蔬菜的價格變動趨勢各不相同。與去年年末相比,今年1月上中旬,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蔬菜品類主要有部分葉類菜(菠菜、小白菜等)、部分根莖類(白蘿卜、蔥等)。而果類菜除黃瓜的價格有小幅度上升之外,其他果類菜的價格變動幅度較小。進入1月下旬,由于嚴寒有所緩解,相關政府部門及時采取了多種菜籃子產品保供措施,一些南方蔬菜在北京的上市量增加等多因素綜合作用,北京市蔬菜產品供應量不斷增加,蔬菜價格的漲幅明顯變緩。與此同時,部分蔬菜的批發市場價格出現下降趨勢。
記者:請分析一下影響蔬菜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穆月英:季節因素、隨機突發因素、長期趨勢變動等,直接影響蔬菜價格波動。
一是季節因素。根據蔬菜價格波動因素的分解結果,一年中蔬菜價格總體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季節變動態勢。當前,正處于北方寒冷季節,嚴寒天氣會導致部分蔬菜的生產供應減少,出現短期內價格上漲,但今年蔬菜平均價格的波動趨勢仍契合往年規律。
二是隨機突發因素。2021年1月,北京市蔬菜平均價格上漲幅度異于往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季節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點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出現和氣溫驟降等因素的沖擊,而后者屬于影響價格波動的隨機突發因素。
三是長期趨勢變動。多年來,蔬菜價格的長期趨勢逐年上漲,這一現象主要與蔬菜的供需因素、成本因素、總體CPI等的變動有關。
此外,蔬菜生產和供應因素也是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一方面蔬菜生產經營者規模小,種植專業化程度低,容易帶來種植決策上的盲目性,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生產局面,從而導致部分蔬菜供應量和價格的起伏波動。另一方面農戶生產的蔬菜銷售渠道不穩定,導致供給的不確定。中間商到地頭收購蔬菜仍是農戶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長遠看,缺乏多元化、規范化的流通體系,不利于穩定蔬菜供應。
記者:請您判斷春節期間,北京市蔬菜產品的平均價格走勢。
穆月英:近段時間以來,總體上蔬菜產品平均價格上漲幅度高于歷年同一時期,但仍在冬季蔬菜產品高價格的范圍內。
從供需層面判斷蔬菜產品的平均價格走勢。在一個年度內,北京市蔬菜平均價格呈現“V”字形變化,高價位點出現在年末年初,三四月份回落,七八月份跌到最低點,這一趨勢特征主要是由冬夏蔬菜供求差異造成。夏季蔬菜供應量大增,導致平均價格走低;而冬季蔬菜供應量相對減少,平均價格上升。蔬菜價格的季節性變動一方面由蔬菜生產供應的季節性引致,另一方面由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的季節性造成,春節期間,消費需求增長帶動價格上漲。
多年來,通過對北京市蔬菜批發市場的考察發現,每到春節,雖然蔬菜產品平均價格處于高價位時段范圍內,但春節前后一周,批發市場的蔬菜平均價格會出現一個小幅度回落。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北京市常住人口“回家”過年,帶來總消費需求的降低。
2021年春節,為減少新冠肺炎傳播,北京市倡導市民留京過年。由于蔬菜消費總需求下降不明顯,因此往年出現的春節前后一周左右的價格小幅度回落預計在今年出現的可能性較小。但今年一二月份的蔬菜月度平均價格變動特征,符合歷年北京冬季價格變動規律。
記者:請介紹一下北京自產蔬菜供給情況。
穆月英:從北京蔬菜生產的發展趨勢看,近幾年自產蔬菜產量在130萬噸,其中設施蔬菜產量占70%以上。北京市積極發展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蔬菜產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技術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對穩定首都蔬菜產品的保障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在應急保障供應方面,如在2008年奧運會、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時期,都顯示了自產蔬菜在首都蔬菜保供的地位。
記者:今后,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突發風險對北京“菜籃子”供給保障的沖擊?
穆月英:根據北京市果類蔬菜產業創新團隊的研究,防范化解重大突發風險對北京“菜籃子”穩定的沖擊,需政府和生產者共同發力。
政府層面,多舉措保障首都“菜籃子”供給。
一是建立大型蔬菜生產保供基地。這可能是保障蔬菜供應、穩定蔬菜價格的主要措施。針對北京市居民有較大消費需求的大宗蔬菜品種(比如番茄、黃瓜、蘿卜、白菜等),應在生產基地大面積種植。北京市應在郊區縣、周邊省份乃至全國建立相應的蔬菜保供基地,實現“菜籃子”量足價穩的同時,促進蔬菜產業的區域協同發展。
二是建立蔬菜生產供應和價格信息收集和發布系統。蔬菜的生產供給信息對生產者和各類市場主體都有著重要作用,健全的產品供求信息系統,也有利于市場機制在蔬菜價格形成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為此,政府層面有必要強化蔬菜生產供給和價格信息收集和發布系統。歲末年初時期,應對蔬菜主產區和首都蔬菜生產供應基地的蔬菜種類、播種面積等生產信息及時收集整理,及時掌握蔬菜的生產和上市動態,全面把控蔬菜的市場供給,穩定和保障首都蔬菜供應。
三是加強蔬菜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蔬菜生產和消費的分散性,決定了批發市場進行蔬菜“集散”的重要性。要強化批發市場設施設備等硬件建設,優化規范的市場管理體系等軟件建設,并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法規,規范批發市場相關利益主體的行為。通過蔬菜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強化蔬菜跨區域供給保障體系。
四是健全蔬菜生產的政策性保險體系。蔬菜生產的弱質性,既來自異常氣候和病蟲害等自然風險,又來自價格異常波動的市場風險。在完善現有農業保險和蔬菜生產的政策性保險的同時,要盡快普及并有效推行能夠分散市場風險的價格保險、收入保險等蔬菜政策性保險。
生產者層面,應注重蔬菜種植環節的分工與專業化。
一是提高蔬菜生產的專業化程度。以專業種植蔬菜為“職業”的農戶,應注重采用蔬菜種植新技術,規范生產過程,提高蔬菜品質,增強種植蔬菜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提高組織化程度。在“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背景下,生產者要注重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分享規模經濟紅利,促進農業生產組織現代化,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利用蔬菜種植的社會化服務。國內外的實踐證明,農業生產環節的分工與專業化能夠促進提質增效。為此,蔬菜種植者要充分利用農資購買、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乃至蔬菜銷售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在保障種植收益的同時,促進了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