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第二方陣,由跟跑為主轉變為跟跑、并跑、領跑并行。但是,我國農業科技前沿技術與國際前沿差距拉大的風險增加,原創性成果缺乏,有重大育種價值的關鍵基因等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突出。”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檢測技術首席科學家王靜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建議,應構建完善的農業科研投入機制。
王靜說,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面臨著挑戰,70%肉牛、100%白羽肉雞核心種源依賴進口,種質資源收集不足,國外種質在現有國家作物種質庫中占比僅為20%,在基因編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領域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大型農機裝備和智能設備核心部件受制于人,資源優先節約的瓶頸技術有待突破。
“我國60%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以前的高于全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發展到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并仍然遠低于美國、德國、荷蘭等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王靜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強度下降。2008年~2020年,我國科技總投入和農業科技投入經費持續增長,但“十三五”以來投入增速明顯低于“十一五”時期。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GDP的比重只有0.71%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2%~3%的財政投入水平,也遠低于全國所有行業平均2.14%的投入強度。
二是符合農業科研規律的穩定支持機制尚未形成。農業具有顯著的長周期性、自然屬性、市場屬性、人類健康屬性等,尊重農業科研規律,就要堅持農業科研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發達國家對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的穩定投入占比達70%~80%,而我國目前這一比例恰恰相反。
三是與大學相比,國家級科研機構普遍面臨較大的工資壓力。以中國農科院為例,院所兩級普遍經濟實力不足,一方面是人員經費財政保障水平偏低,財政保障率低于40%,經費結構不合理,科研經費見物不見人,造成“有錢打仗,無錢養兵”。另一方面,農業科研工作的公益性強,創收能力不足。
“在目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科研隊伍不穩定,長期發展下去,將嚴重影響國家戰略性科技力量的作用發揮。”王靜強調。
對此,王靜提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建立農業科技更優先發展的投入機制,確保投入強度不低于國家科技投入強度。建立農業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使農業科技研發投入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逐步提高到2%以上。持續投入種業自主創新和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重視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平臺設施建設,優先布局建設農業領域的國家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強化科技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引領支撐作用。
其次,對從事基礎性研究、農業和社會公益研究的科研機構,加大穩定性科技投入比重。結合科研機構職責定位,對國家級科研機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構建科研經費穩定增長機制。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支持。探索建立農業科研基地和野外臺站穩定的運行保障機制,加大對動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高級別實驗室、國家種質資源庫等重大科研設施的支持。
再次,加大對農業科研單位人才等工作的支持,進一步提高人力成本在科技創新成本的比重。人才強農戰略是我國打造一流農業科研隊伍,占領農業科研制高點的關鍵。但我國農業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整體面臨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的激烈競爭。“雖然農業科研單位均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自有經費難以為繼。應逐步加大人員經費保障力度,或者參照高校的做法,最后,盡快推廣實施從穩定支持科研經費中提取獎勵經費的政策。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允許試點單位從基本科研業務費、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經費等穩定支持科研經費中提取不超過20%作為獎勵經費,由單位探索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的激勵引導機制。“希望該項規定盡快推廣實施。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對農業科研單位給予政策傾斜,支持像中國農科院這樣的科研單位開展‘包干制’、全成本核算等試點工作。”王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