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全國農業生產面臨多種自然災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 在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全國植保體系積極應對挑戰, 切實履行" 蟲口奪糧保豐收, 的重大職責, 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糧食產量連續 6 年穩定在 6500 億 kg 以上, 為發揮農業" 壓艙石" 作用、穩住經濟"基本盤"作出了重要貢獻。全面總結交流"十三五"以來植保植檢工作,深入謀劃"十四五"時期的工作重點,對于我國做好植物保護工作意義重大。
ntent="t">1 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間植保工作取得的成績
"十三五"期間,全國植保工作面臨多種風險挑戰, 在全國各級植保植檢機構和廣大農業植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國植保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1 農作物病蟲害得到有效治理,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十三五"期間,通過大力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保建設,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顯著提高, 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條銹病、飛蝗等重大病蟲害暴發為害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 2019—2020 年,連續兩年成功應對了草地貪夜蛾人侵,將發生面積控制在 133.33 萬 hm2 以下,初步控制了其暴發為害勢頭。通過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果菜茶病蟲害發生為害明顯減輕,柑橘大實蠅、蘋果樹腐爛病、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和蔬菜.四小蟲,(粉虱、薊馬、害螨和蜥蟲)的重發為害得到有效治理。通過大力推廣農田雜草"封殺補"結合技術, 惡性雜草危害明顯減輕.通過推廣應用 TBs、毒餌站、生物殺鼠劑等鼠害綠色防控技術,農區鼠害得到有效控制。據統計,"十三五" 期間, 全國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年均發生面積4.23 億 hm2 次,與"十二五"相比,下降 11.51%.年均防治面積 5.21 億 hm2 次, 挽回糧食損失 10 645 萬t,占全國糧食總產的 16.66%,總體危害損失控制在 3%以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作出了貢獻。
1.2 農藥減量控害取得顯著成效,促進了農業綠色發展
"十三五" 期間, 全國植保系統大力實施 "到2020 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開展以" 控、替、精、統"為核心的減量技術推廣,有力支撐了減量控害行動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多年多點農藥試驗示范篩選,農藥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效、低風險農藥使用占比超過 90%,高毒農藥逐步淘汰,生物農藥使用量(折百量)超過 8 700 t,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等環保劑型得到大面積應用。通過引導規范植保社會化服務發展,2020 年服務組織發展到 9.3 萬個, 從業人員 145 萬人, 日作業能力 806.67 萬hm2。與 2015 年相比,三大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從 33.0%提高到 2020 年的 41.9%, 提高了8.9 個百分點;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從3 066.67 萬 hm2 增 加 到 6 651.09 萬 hm2, 增 長116.9%;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從 23.0%提高到 41.5%,提高 18.5 個百分點; 全國農藥利用率從 36.6%提高到40.6%,提高 4 個百分點[1]; 農藥使用量(折百量)從 30.0 萬 1 減少到 2019 年的 26.3 萬1,實現連續 5 年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為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3 植物疫情監管不斷加強,服務了國內生產發展
"十三五"期間,各級農業植物檢疫機構強化疫情監測調查和阻截防控, 有效延緩了農業植物疫情傳播擴散,降低了危害損失。在檢疫監管方面,2016 年以來,年均實施產地檢疫面積 140 萬 hm2 以上,實施調運檢疫 14 萬批次,涉及種子超過 2 200 萬 1、苗木超過 150 億株。督促生產經營者銷毀處置染疫的農作物種子 213.8 萬 kg,苗木 9 300 余萬株,植物及植物產品 5 500 余萬 kg。在疫情防控方面,年均防控面積 533.33 萬 hm3 次以上, 是發生面積的近 4 倍, 各地報告鏟除零星疫情點幾百個, 香蕉穿孔線蟲、 首蓿黃萎病等疫情在全國范圍內已多年未再次發生的報告;柑橘黃龍病、蘋果蠹蛾、馬鈴薯甲蟲、瓜類果斑病、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等疫情傳播擴散得到有效控制,局部暴發為害態勢得到遏制,保障了當 地優勢產業發展。在檢疫檢查和宣傳培訓方面,連續 5 年組織開展農作物種子繁育基地檢疫檢查和全國性集中宣傳活動,督促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營造 良好工作氛圍,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種子受檢率超過 90%,柑橘、西甜瓜等經濟作物種苗受檢率也逐年上升, 有力保障了國內種業發展和生產安全。
1.4 植保能力建設得到提升,增強了植保發展后勁
在植保條件建設方面,在 1998—2013 年實施植物保護工程的基礎上,經過不懈努力,2017 年,農業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 4 部門正式發布了 "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5)"。新規劃按照"聚點成網、填平補齊、更新換代"的原則,對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能力、 綠色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都做出了規劃[3]。其中,在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檢疫能力方面,重點投資建設病蟲疫情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監測點,提升重大病蟲害的實時監控和調度指揮能力;在重大病蟲害防控能力方面,重點建 設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控設施和物資儲備庫, 提升區域聯防聯控和應急防治能力。另外,還建設了一批天敵擴繁和生物制劑基地和染疫種子處理設施,提高重大病蟲害生物防治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2017 年以來, 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 6 億元,在24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49 個縣(市、區)投資建設了農作物病蟲害田間觀測點 1 624 個, 建設省級監控中心信息平臺項目 14 個, 建設天敵繁育工廠 5 個。該規劃的實施,對于補齊植保短板,改善植保條件,促進體系建設,增強植保發展后勁等方面發揮了 重要作用。
1.5 植保法制建設取得突破,增強了植保法制保障
在法制建設方面,經過多年努力,2020 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這在我國植物保護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于進一步推進植保體系建設、 提升現代植保治理能力提供了法制保障。為貫徹落實《條例》要求,2020 年農業農村部制定公布了 《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為推進實施病蟲害分類管理提供了依據。同時, 根據《條例》要求,新修訂的《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應施檢疫的植物及植物產品名單》也已公布,《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管理辦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管理辦法》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應急預案》等配套規章正在加緊制定。另外, 最近新頒布的《生物安全法》將植物疫情防控與衛生防疫、動物疫病防控并列為三大防疫體系,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這標志著植保工作成為國家總體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植物疫情特別是重大新發突發植物疫情的監測、預警、防控等相關工作,有了更高層級的法律約束和政策保障。
ntent="t">2 切實認清當前植保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逐步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要求今后糧食生產和主要農產品供給要更加依靠國內生產保障, 這需要植保體系進一步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發揮好防災減災主力軍作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要求充分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這需要植保體系拓寬視野、提升能力,防范外來有害生物的傳人。從以下幾方面因素看, 當前植保工作既面臨挑戰也面臨機遇。
2.1 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入推進, 對于植保體系建設和植保事業發展而言, 面臨挑戰, 但更多的是機遇。
2.1.1 植保工作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
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非洲豬瘟、草地貪夜蛾和沙漠蝗等人類和動植物疫情影響, 疫情防控深人人心。對于草地貪夜蛾、沙漠蝗等防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李克強總理、胡春華副總理親自過問防控工作。2020 年 3 月,胡春華副總理專門召開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病蟲害防治問題,并責成農業農村部提出全國植保體系建設總體方案。時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親自調研指揮防控工作,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同時,全社會高度關注病蟲害防控、農藥使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往往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病蟲害防控工作得到空前重視。
2.1.2 黨中央對健全病蟲害防治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竟爭力。適應確保國計民生要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 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智慧農業。這為植保事業的發展和植保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依據。
2.1.3 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給植保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生物安全法》將植物疫情防控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明確了病蟲害防治主體責任,并在健全工作制度、突出隊伍建設和強化科技支撐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我們要通過制定農作物病蟲害分類名錄,貫徹落實政府主導、屬地責任的管理原則;通過制定監測與預報、專業化服務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 推動病蟲害防治全鏈條措施落地;通過引導一主多元協同發展,進一步加強專業 隊伍建設,夯實植保工作根基,為病蟲害防治提供持續發展動力。
2.2 經濟社會和生產形式的變化
2.2.1 種植業結構布局調整,增加了新的防控對象
鞏固"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結構調整成果,推進大豆振興計劃,發展長江流域油菜生產、黃淮海地區花生種植和優勢特色產業, 要求植保植檢工作適應新布局、擴大主戰場、增加新內容,由過去主要關注糧食作物病蟲害,向糧、經、飼作物病蟲害并重轉變, 加強經濟作物病蟲害精準測報和精準施藥技術研究,為種植結構調整提供技術支撐。
2.2.2 農業綠色發展要求提高, 增加了新的工作內容
隨著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需求越來越多, 簡單依靠化學農藥防治不符合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要求, 全社會關注病蟲防治和科學用藥, 對綠色防控技術的需求更高。同時,《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的實施,也給植保機構增添了調查監測、指導建立回收體系等任務,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需要凝結全體植保人員的共同智慧,迎接新的挑戰。
2.2.3 農村生產經營主體多樣化, 增加了新的服務對象
一方面, 我國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生產方式仍占主流,并將長期存在。另一方面,農村規模化經營快速發展, 截至 2019 年底, 全國家庭農場超過 70 萬家,依法注冊的農民合作社 220.1 萬家,從事農業生產托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 42 萬個。我們要對標農業經營主體的新變化, 加強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引領、指導和服務,促使其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加速多元化發展。
2.3 農作物病蟲害發生形勢
近年來,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經過多年綜合治理,傳統的老病蟲呈現出相對平穩的態勢, 但受氣候和耕作制度變化,以及疫情傳播等因素影響,重大病蟲害突發重發的風險依然存在。
2.3.1 氣候變暖和耕作制度變化導致病蟲害重發風險增大
由于氣候變暖, 小麥條銹病菌源區向高海拔地區擴展,小麥赤霉病重發區向黃淮華北地區北擴,蚜蟲、飛虱、螨類等小型昆蟲繁殖速度加快、發生代次增加,水稻"兩遷"害蟲、黏蟲等遷飛路徑出現偏移等。另外,隨著秸秤還田、輪作休耕、高茬口收割等措施推廣,導致土傳病害、地下害蟲和鉆蛀越冬害蟲基數增加;因跨區機收導致吸漿蟲、孢囊線蟲、農田雜草等隨收割機遷移擴散, 增加了病蟲草害傳播蔓延風險。
2.3.2 重大病蟲害入侵導致防控形勢嚴峻
2019 年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已定殖成為又一個"北遷南回"的重大遷飛性害蟲[3]。2020 年沙漠蝗、黃脊竹蝗先后從尼泊爾和老撾邊境入侵我國西藏和云南。這些情況在以往植保工作中實屬罕見,對防控工作構成重大挑戰。
2.3.3 植物疫情對生產安全威脅越來越大
據各地植物檢疫機構監測,2010 年以來,1 007 個縣級行政區報告新發植物疫情, 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造成不利影響。紅火蟻、稻水象甲、馬鈴薯甲蟲、蘋果蠹蛾等重大疫情在部分地方嚴重影響產業安全乃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同時,境外新傳人疫情頻率越來越快,近年來各地報告水稻細菌性谷枯病、馬鈴薯帚頂病毒、番茄潛麥蛾等 10 多種境外檢疫性有害生物新傳人我國,并在局部地區已造成了嚴重危害。
ntent="t">3 準確把握"十四五"期間植保工作的思路與重點
"十四五"期間,全國植保推廣工作的目標思路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生物安全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為抓手,緊緊圍繞部黨組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 以穩糧保供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心, 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健全植保體系,實施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重大病蟲害防控服務能力和技術指導到位率,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準確率穩定在 90%以上,病蟲害為害損失率控制在 5%以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撐。為推進"十四五"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全國植保體系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3.1 加強風險分析,前置管控關口
要以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為主線,提前分析研判,制定管控對策,提高風險管控能力。以貫徹《生物安全法》,防范植物疫情傳播,堅守安全為底線,加強風險分析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風險分析體系。加強對境外特別是周邊國家發生的危險性有害生物開展風險評估,提出未來對我國有重大威脅的有害生物名單;對國內新發生的有害生物開展風險評估和分析,為檢疫有害生物名單修訂完善提供支撐。加強對國外引進的農作物種苗的風險分析, 結合隔離試種,對引進的種苗以及可能攜帶的有害生物開展風險評估,綜合評判引種苗風險。加強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現有國家有害生物數據中心、口岸截獲疫情信息系統等資源,構建有害生物、寄主作物等信息平臺。
3.2 緊盯重大疫情,控制擴散危害
近期,農業農村部對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進行了修訂,并將 4 種重大疫情納人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管理。各地要圍繞事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 加密布設監測網點,更新監測設施設備, 及時監測并掌握疫情發生動態。對威脅區域大、傳播速度快、危害損失重的重大疫情要重點防范,做好前沿區阻截防控和發生區綜合治理,嚴防疫情快速擴散或大面積暴發成災。沿邊沿海邊境地區、進口農產品集散區,要完善疫情風險分析、監測檢驗、隔離檢疫、除害處置等工作制度和技術措施,提升外來植物疫情風險防范能力。對國外引種集中種植區、主要農作物種苗生產基地和重大疫情發生縣,要嚴格按照產地檢疫、調運檢疫規程和國外引種檢疫監測工作要求, 開展田間監測、現場檢查、實驗室檢測鑒定,為行政審批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3.3 加強網絡建設,實施精準測報
以《條例》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明確監測預報權責體系、監測網絡建設原則和要求、監測調查和信息報送要求、 預報要求及發布主體等核心職能,加快推進監測預報工作制度化。堅持問題導向,抓住病蟲害監測調查耗時費力、準確性差、代表性不足等難點,加大燈誘、性誘、食誘等害蟲特異性誘捕器和流行性病害自動化預報器的試驗、示范, 穩步推進監測預報工具智能化。積極拓展視野,抓住監測網點分散、預測方法經驗化的痛點,整合集成地面多種工具、高空測報燈和昆蟲雷達,建立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實時監測網絡和智能化預報模型體系,推動測報大數據縱向到田間、橫向全貫通、管理中樞化,逐步實現信息平臺一體化。響應生產需求,加強對油料、果樹、蔬菜等經濟園藝作物重大病蟲害的監測調查方法研究和技術規范建立,針對一些重要種類逐步構建監測預警網絡,逐步推進監測對象多樣化。
3.4 加強技術集成,推進綠色防控
結合《條例》實施,開展綠色防控專題宣傳,大力推廣綠色防控的技術措施、典型做法和重要經驗,提高全社會及廣大農戶對綠色防控的認識。加強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按區域、按作物、按產品,集成組裝配套的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推動綠色防控實用化。加大綠色防控標準制定, 制訂一批技術規程和產品標準,以標準化引領綠色防控產品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加強綠色防控示范創建,以 300 個綠色防控示范縣創建為抓手,引導各地整縣推進綠色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綠色防控水平。加強綠色防控支持力度,推進綠色與專業化防治服務融合發展,推廣簡便、實用、有效的綠色防控技術, 調動農民使用綠色防控技術的積極性,不斷擴大綠色防控覆蓋率。
3.5 加強服務引導,發展專業化服務
各級農業植保機構要把統防統治組織作為服務對象, 及時向他們提供病蟲發生和防治信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資金補助、物資扶持、技術指導、評優推薦等方式扶持防治服務組織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治組織的應急防控能力,在水稻. 兩遷"害蟲、小麥條銹病等暴發性病蟲防控關鍵期,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組織開展應急防控處置,及時撲滅病蟲災情。要積極爭取將高效施藥機械當作特殊農機,單獨制定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比例。要加大施藥機械研發力度,開發出適合我國病蟲害防治和作物種植特點的高效、對靶性強、農藥利用率高、質優價廉的植保機械。要加大與栽培行業的合作,組織栽培與植保方面的專家,共同研究適合高效自走式噴桿噴霧機下地作業的高產栽培模式,實現農機農藝有機融合。
3.6 加強試驗示范,強化技術指導
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試驗示范是農技推廣機構的重要職能, 要以作物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控為主線,開展綠色化、輕簡化、精準化防控技術試驗示范,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效果,促進農藥減量增效。要優化農藥使用結構,因地制宜試驗示范新型生物農藥、高效環保型農藥,有效替代高毒、高殘留及已產生高水平抗性的老舊農藥品種。要降低農藥使用強度,加大種子處理、帶藥移栽、土壤消毒等早期預防性用藥力度,提升精準施藥技術水平,延緩農藥抗性發展。要加快新型高效植保機械示范推廣力度,組織開展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風送式噴霧機、植保無人機以及果園和設施蔬菜等作物專用施藥機械 試驗示范,提高對靶施藥精度,加大.跑冒滴漏"老舊施藥機械淘汰力度。
3.7 加強體系建設,夯實植保基礎
當前,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深入推進,這給植保體系建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要借鑒國內外衛生防疫、動物防疫做法,根據《生物安全法》要.建立動植物疫情監測網絡,組織監測站點布局、建設,并納入國家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的規 定,以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和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的要求,依法推進公益性植保機構體系建設, 配合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完善的植物保護體系,爭取省、市級建立獨立的植保機構,縣級要重點加強植物保護專業隊伍建設, 原則上按照農作物播種面積每 6 700 hm2 左右配備 1 名植保專業人員, 以及農業鄉鎮至少配備 1 名植保專業人員。實施基層植保技術人員培訓計劃,不斷提升其業務能力。要積極組織實施好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 加快補齊植保工作短板,提高人員待遇,為他們干事創業解 決后顧之憂。
總之,植保植檢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十四五"期間,植保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規劃的宏偉目標,緊緊圍繞部黨組確定的中心工作,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求, 牢記初心使命, 強化責任擔當, 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全面提升植保體系工作能力,堅決打贏各類重大病蟲害防控阻截戰、攻堅戰、持久戰, 切實減輕病蟲危害損失,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