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漠變身為農業基地
阿爾梅里亞溫室農業基地,外表都是一片白色,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白茫茫的海洋。阿爾梅里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塑料薄膜將強烈的太陽光折返回天空,溫室農業基地能夠使西班牙平均每年降溫0.3攝氏度。
1963年,阿爾梅里亞第一個大棚落地, 以鋼架支撐并覆蓋聚乙烯塑料膜為主結構,再以恒溫設備來控制進口土壤與空氣中的濕度。第二年就讓西紅柿的收獲季從兩季增加到四季, 產量直接上漲310%,且果實甜度口感均比往年更好。
很快,西班牙皇室就將成果公之于眾,撥出資金引導漁民上岸轉而搭建大棚種植農產品。之所以全部集中在阿爾梅里亞東部30公里外的沿海地區,是因為這片區域的土壤沙化嚴重,與其繼續荒廢不如慷慨送給漁民。
在被開發前,阿爾梅里亞市是西班牙西南一個非常干旱的荒漠,那里的土地非常干燥貧瘠。自從幾十年前被開發后,這里的土壤都是從外地進口過來,而且有完整的供水保植系統,可以科學的將化肥和水輸送到植物的根部,并展開了密集型專業化的農作物栽培。雖說這片沙化區年降雨量僅200毫米,但通過頂棚收集后卻足以供應大棚農作物的灌溉所需,覆蓋區逐漸從沿岸向內陸延伸直至山腳下才減緩擴張。
●貢獻歐洲一半的溫室蔬菜產量
當地政府為了發展設施農業,政府購買了當地私人土地,然后政府造了基礎設施和大棚,以成本價,18萬歐元/公頃的價格賣給或者貸款給農民,這樣就誕生了全球最大的溫室大棚區。
阿爾梅里亞共擁有2.6萬公頃面積的溫室大棚,創造了10萬個就業崗位。從高空中俯瞰大棚區,幾乎看不到這片塑料膜下還有5個小鎮,從早期的純漁業村鎮發展成現在的塑料廠、回收廠、鋼材切割、土壤種子以及灌溉排水等完整供應鏈,阿爾梅里亞只用了20年,卻貢獻了歐洲一半的溫室蔬果產量。蔬菜和西甜瓜年產量300萬噸,出口歐盟13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蔬菜之都”。
這些溫室綠色農業基地,就像彌漫在阿爾梅里亞移動的山谷,它的發展是現代農業的一場巨大的嘗試,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塑料制品和回收公司也在這個地區建立了公司,以便處理每年被遺棄的塑料薄膜。即使這樣,每年依然有大量的廢棄的塑料薄膜和垃圾丟在這些土地的各個地方和堵塞河床上。早前,一只抹香鯨被沖到西班牙南部海岸,它被發現吞下了37公斤的塑料垃圾。
●靠賣菜年利潤上百億
在成千上萬個種植戶中,既有單打獨斗的家庭手工式大棚,也有全自動化運作的大型公司,他們一年的總利潤基本都在15億歐元以上。換句話說,這些人一年靠賣菜就賺了100多億人民幣,人均GDP從未低于17萬元人民幣。
在這一片農業塑料溫室里,有成千上萬的小農作坊和大的農業公司在種植莊稼。溫度可以達到45攝氏度以內,很多西班牙人覺得在工棚里勞作太熱,工作條件太殘酷。10萬名種菜工中至少有9萬名來自非洲和東歐的工人,這些工人大多缺乏權益保障,但能給企業更多的盈利。許多“農場”沒有廁所,婦女生活不便。一些工人也把合同賣給了他們的老板。估計工人們每天的工資在33到36歐元之間,這個收入本地人看不上,但對非洲和東歐移民而言卻相當不錯。
即便如此高的產量和利潤,依然無法讓當地的種植戶感到滿足,現在很多人盯上了水培技術。
而水培技術讓蔬果產品提升數倍,而且營養價值更高,更生態環保,水培技術帶來的變革不亞于首次使用大棚種植帶來的驚人改變。現階段,阿爾梅里亞當地的種植戶已開始推行水培技術的運用。
阿爾梅里亞溫室農業基地,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溫棚,而且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綠色農業基地,在20多年前就成功展現了現代農業的巨大魅力,至今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