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農民才能持續增收。近年來,湖南將脫貧產業融入全省產業大布局,穩基礎、揚特長、補短板,以脫貧攻堅精神推動脫貧產業發展,為脫貧地區農民持續增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提供有力支撐。
緊貼實際,構建脫貧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罕見旱情的雙重挑戰,湖南出臺一系列舉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產業幫扶。
加大財政投入。今年中央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的比重達到55%以上,繼續安排5億元銜接資金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建立全省鞏固拓展產業扶貧成果重點項目庫,儲備項目3011個,投資額42.9億元。
拓寬融資渠道。與人保財險、農業銀行等16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上半年累計向脫貧地區發放貸款96.32億元。強化小額信貸支持,今年全省力爭新發放脫貧人口小額貸款50億元以上。
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促進企業穩定發展。推進就業協作幫扶等行動,全省創辦就業幫扶車間6035個,吸納脫貧勞動力6.85萬人。
同時,出臺《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重點由貧困村、貧困戶向產業集中連片發展、農戶普遍受益轉變,支持環節由種養向全產業鏈轉變。
發揮優勢,強化科技支撐開展產業幫扶
秋去冬來,新寧縣“崀山臍橙”熱度不減,線上、線下訂單絡繹不絕。近年來,新寧縣大力發展臍橙產業,全縣臍橙種植面積超50萬畝,年產值超50億元,臍橙成了當地脫貧群眾的“致富果”。
產業振興,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是關鍵。按照“端穩端牢中國糧、做優做香湖南飯”的發展思路,湖南著力打造糧豬蔬、油茶果、魚藥竹、種業等10大優勢特色千億產業,指導51個脫貧縣確定“一特兩輔”脫貧主導特色產業,帶動脫貧地區產業做大做強。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充分發揮8位在湘農業院士作用,每兩個月開展一次“農業院士說三農”講座活動,組建12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實施“千企興村萬社聯戶”脫貧產業幫扶行動,帶動117.9萬脫貧戶發展產業。發展壯大全產業鏈,以脫貧地區為重點,每年支持培育100家左右龍頭企業、1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創建6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9個農業特色小鎮,打造6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20個“一縣一特”品牌。
同時,湖南建立了脫貧地區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綜合服務中心,在北上廣等地建立展銷館,推動脫貧地區優質農產品“出湘出境”。
突出重點,補齊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短板
“全村通過‘飛地’模式,異地流轉土地1000畝發展獼猴桃產業,累計分紅604萬元。”11月22日,駐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隊長田曉告訴記者,近幾年,十八洞村發揮品牌引領優勢,“借”地種植,有效克服耕地不足的短板。
促進脫貧地區增產增收,突出重點幫扶、補齊產業短板是基礎。今年,湖南出臺《關于支持十五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跨越發展的意見》,加快縮小縣域產業發展差距。
建立省級領導聯系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制度。實施“湘伴而行”產業協作行動,依托省內對口幫扶為每縣建設1個產業“飛地園區”,組織引導150家民營企業和15家商會結對幫扶。
此外,湖南還以“一縣一團”方式組建科技專家服務團,向每縣選派1名科技副縣長、200名以上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補齊脫貧地區人才不足的短板。(記者 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