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的應用正深刻改變著全球農產品生產和貿易格局,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生物育種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種業進入到育種‘4.0時代’,正迎來以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及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曉君23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八連豐,口糧絕對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隨著食物系統轉型升級,飼料糧需求強勁,結構性矛盾突出。
“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9653萬噸,對外依存度85.5%,其中巴西、美國和阿根廷進口量分別占60%、34%和4%。玉米進口量2835萬噸,對外依存度9.39%,其中美國進口70%,烏克蘭進口29%。國內玉米、大豆單產水平不足美國的60%。”王曉君說。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員王秀東看來,提高大豆自主保障水平離不開擴面積、提單產、找替代三個抓手。
“在擴面積方面,為保障糧食(主要是玉米)播種面積不受影響,要通過在西南、西北以及黃淮海等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等新模式,探索玉米大豆兼容發展路徑;通過推動地方落實黨政同責、實施生產者補貼、開發適宜種植的鹽堿地等方式增加大豆播種面積。”王秀東指出。
在提單產方面,王秀東認為,要加快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進程,加強大豆生物育種研究,充分挖掘利用優良技術,提升分子育種和基因組設計育種水平;要加大政府公共財政對大豆科技的投入力度,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激勵和引導作用,創造良好的農業科技創新環境。
在找替代方面,要繼續有效利用長江中下游冬閑田擴種油菜,鼓勵在新疆棉花次適宜區種花生,改造低產油茶增加產量。
在王曉君看來,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是我國追趕世界科技前沿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
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王曉君認為,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一是加快生物技術產品創新,挖掘育種價值新基因,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制約,面向產業發展需求,研發多基因疊加、多性狀復合新產品研發;二是加快產業化后端抗性治理研究與體系建設,建立中國特色的抗性治理體系,防止靶標生物或除草劑抗性加快;三是鼓勵企業開展生物育種科技創新,通過組建科企創新聯合體,促進生物育種成果加速應用;四是建立生物育種全流程產品管理體系,加強產業化后期市場、加工、流通、貿易等環節的監管,明確各相關主體責任,把前門打開的同時把后門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