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催生了有機農業的興起,反映出社會生活方式和發展理念的變遷。無論是棄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和飼料添加劑,還是采用物理、生物措施作為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天然的種植方法和培育過程,與傳統農作方式一脈相承。走上餐桌的有機食品,牽動人們記憶中“兒時的味道”。
有機農業不是對傳統農耕方式的簡單回歸和復制。在農業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有機”意味著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審視。有機種植,是在尊重動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的基礎上,融入創新思維和科技要素,是對傳統農業的傳承和創新。這種傳統性與現代性的交融,正是有機農業的魅力所在。
從國內外實踐看,有機農業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在國內,既有像黑龍江一樣,利用土壤和氣候優勢大面積建設的有機農業示范區,將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擴大到8500萬畝;也有像甘肅一樣,克服土質和水資源限制,充分利用高溫低濕、日光充足的特點,在有限條件下發展的戈壁有機種植。在國外,既有像古巴梅迪奧有機農場一樣,堅持小規模運作的家庭農場;也有像法國尼利耶農場一樣集有機種植、有機養殖和有機產品自主銷售于一體的集約化經營模式。靈活多樣的運作方法,使有機農業克服傳統農業發展條件的諸多限制,更好通過因地制宜,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更大規模推廣。
一組數據映照出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軌跡:2017年底,我國提前3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雙行動”目標;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建成721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63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2015—2019年的5年間,我國頒發有機認證證書數量年均增長13.7%……在一系列政策助推下,我國有機農業的規模質量持續提升。
作為農業領域新的增長極,有機農業在助力產業扶貧、改善農業生態、加速農業創新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湖南益陽有機迷迭香基地,以差異化競爭和高附加值優勢帶動農民增收;浙江杭州通過推廣“稻鱉共生”的生態有機種養模式,有效緩解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為治理水環境提供方案;江蘇揚州依托有機農業園區,建設休閑農業綜合體,發展創意農業……實踐證明,有機不僅是一種概念,更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與此同時,一些因素也制約著有機農業的充分發展。比如:高端消費群體的定位使部分有機產品價格虛高,影響了市場普及率和生產信心;有機產品認證和監管體系建設尚存短板,消費者對生產過程缺乏了解,如何證明“真有機”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問號;專業研究和農業技能培訓未能跟上有機農業的推廣步伐,管理精細化程度仍需加強。
一些國家在有機農業的標準制定、政策扶持、農技培訓方面創造、積累了有益經驗。在日本,政府不僅頒布了以推動有機農業發展為核心的《有機農業推進法》,還充分發揮日本有機農業研究會、日本有機農業學會等非政府社會機構在生產組織、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在德國,政府公共資金長期支持有機農場建設和發展,每年有專項財政資金用于補貼支持農民采用有機種植。在丹麥, 政府把幼兒園、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公共機構的食堂列入“有機食堂”,堅持執行最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在柬埔寨,生態農業中心和有機合作社在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同時,還為廣大農民提供有機農業教育和培訓。
作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有機農業在應對因農藥和化肥大量使用導致的土地質量下降和環境污染等常規現代農業“病癥”上很有裨益,綠色健康的優質農產品供給也守護著“舌尖上的安全”,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從長遠看,發展有機農業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內涵,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供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