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一場春雨過后,氣溫降了好幾度。
一家育秧工廠門口,種田大戶鐘育賢放下三輪車擋板,開始搬運一袋袋鼓鼓囊囊的種子。
“這車種子放這兒啦,我就等著秧苗了!”
“放心吧,不到20天,保準全是壯秧!”幫著搬運的同時,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負責人龔媛玲打下包票。
“不自己育秧嗎?”記者問。
“交給育秧工廠更放心!‘秧好一半禾’,我們育秧時最怕趕上寒露風。去年我留了些種子想自己育秧,結果一場倒春寒,光種子就虧了3萬塊!”鐘育賢告訴記者,“工廠流水線出苗,不用看老天臉色,苗育得又多又壯,還省下了買地膜的錢,和自己育秧相比,每畝地便宜了50塊!”
“進來瞧瞧吧!”龔媛玲招呼記者走進育苗車間。只見一個個秧盤“坐電梯”“穿山洞”,從供盤、供種到覆土、碼垛,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這套全自動流水線,每小時能育秧2000盤,一天能滿足500畝大田的用秧需求。”龔媛玲自豪地介紹,“今年,湖南全面推開集中育秧設施建設,育秧工廠新增服務大田面積就超過550萬畝!”
(本報記者 趙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