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當前我國的耕地灌溉率高達51%,是世界平均水平19%的2.68倍。近年來節水灌溉也得到快速發展,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也穩步提高到了0.568,在如此大規模的灌溉農業中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做好節水農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辦好中原智慧裝備產業園,大力推廣應用智慧灌溉技術裝備和模式,為河南省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示范區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副司長吳洪偉介紹,到今年年底,全國將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的面積也超過4億畝,農田灌溉方式進一步向集約節約轉變。我國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已經由1997年的492m³下降到2021年的355m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了0.568。實踐證明,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項重要的舉措。要從“工程、農藝、品種”三方面全方位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進一步激發高效節水灌溉創新發展的動力,譜寫好新時代智慧灌溉發展新篇章。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級巡視員竇鵬輝表示,要立足國情現實、聚焦問題目標、創新聯盟機制,充分發揮國家灌溉農業綠色發展聯盟優勢互補、分工協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特點,形成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協作推廣格局,大力發展智慧灌溉等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關鍵技術,著力解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需求和關鍵瓶頸問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謝長偉說,近年來,河南省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農田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580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350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示范區202萬畝,糧食總產實現18年巔峰,近5年一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特別是去年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澇災害之后,河南糧食總產仍然超過了1300億斤,高標準農田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鄉市副市長武勝軍認為,論壇為國內外灌溉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洽談合作,必將為推動我國農業節水事業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所長周國民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灌溉科技的發展始終伴隨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4億畝發展到2021年的10.37億畝,在僅占全國耕地面積約50%的灌溉面積上生產了全國總量75%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成為世界第一灌溉大國,灌溉科技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開幕式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農業水戰略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面向全國發布首個《智慧灌溉熱點前沿報告(2022)》,著眼分析國內外水科學與工程領域研究進展,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和階段性成果,凝練形成重大戰略咨詢報告和政策建議。
在特邀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尹飛虎、周衛等專家分別作了“農業水系統對變化環境的響應與智慧管控”“滴灌自動化發展現狀與前景”與“耕地科技創新的戰略思考”的主旨報告。